笔趣阁 > 把酒临风文集 > 给孩子营造一个纯洁的环境

给孩子营造一个纯洁的环境

笔趣阁 www.xbqg8.com,最快更新把酒临风文集 !

    新学期一开学,学生家长的请客,就被安排的满满的,面对频频举起的酒杯,满桌美味佳肴,那虔诚的目光,那极尽讨好的语言,我茫然,一颗火热的心不禁悲凉起来。

    一个据说是什么领导的学生家长在酒店请客,每次小姐端来的菜他都要说一句,我摸摸热不热,开始没注意,说了几次觉得蹊跷,梢观察才看到,他每次都要摸摸小姐的手,眼睛里充满了狂妄。可怜的是:他的女儿就坐在他身边。他的言语极力显示他的财富和权利,还大言不愧的说;“我上学时每次考试没考过四十分,我一定让我的女儿考大学,现在不就是花几个钱吗?咱有的是。”我心里充满鄙夷,厌恶极了。这样的人还配做父亲。他给孩子多不好的心理暗示。我真为孩子有这样父亲感到羞耻,我和另外的两个女老师,提前退席了,听说,他要给找小姐赔玩,把我们的男同胞们吓跑了。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难道不是悲哀?怎么谈得上心理健康?

    我们这里高中有一个学生,父亲也是个有地位的人物,母亲因不堪忍受非人的虐待,自杀了,女儿才15岁啊,她开始谈恋爱了,一个女孩子包了三个男孩子鬼混,糟蹋钱,还故意让爸爸有头有脸的朋友去付钱,朋友告诉父亲,父亲暴跳如雷,丢死人了,调动多少人找回女儿,往死里打,孩子宁死不屈,老奶奶双膝跪下求情时,孩子却说:“他也知道丢人啊,只要他打不死,我就让他丢人,报应,天地报应。”当然,孩子采取极端的报复是极不可取的。可她还是孩子呀,牺牲自己的无奈反抗。孩子在这个家庭环境里难道不是可怜?别说孩子心理健康,倒不如是对孩子心灵的摧残。

    这是少数,无须多论。可大多数家长,都想把子女当做实现自己的虚荣和精神寄托,努力给孩子营造一个优越的“环境”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特殊待遇。我们这里的学校原本就是省级重点中学,他们有的家长不惜钱财把孩子送到外地去学习;孩子原本是考的免费生,他们家里生活也十分拮据,却心甘情愿的再花几千元,送孩子到所谓重点的小班学习;更为甚者,学校老师原本排好的座位,个别家长跑到学校把人家孩子的东西丢外面,硬让自己的孩子坐在他找的座位上。偏偏奇怪的是送到外地的优秀生,尖子生,因为孩子没有自制能力,上网打游戏,谈恋爱,没有一个在外地学习的学生考上名牌大学的,可一个个不出名的教师子女,农民的孩子,走进了清华,北大;交钱上小班的学生因为在优秀班,他跟不上别人,失去了自信,死活不愿上学了;给孩子抢座位的,他还没走,他自己的孩子就把座位让给同学了,学生们对他投去鄙夷的目光,他的孩子嫌他丢人,让他赶快走开。

    这样的家长是自私的家长,他们只想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而不知道给孩子营造一个纯洁的精神环境。他们在家庭对孩子的态度是:捧着,搀着、宠着,惯着,顺着,依着,孩子犯错误时护着,这样的爱就是溺爱。溺爱扼杀孩子未来成功的人生;溺爱是给孩子明天设置障碍;溺爱和单纯的智力开发有可能毁灭未来一代。净化孩子身边的精神环境,是社会的责任,更是为人父母的责任。

    我认为:对孩子最重要的教育,是身教胜于言教,家长对自己日常言行中所做所为,久而久之,就在孩子心中输入一个程序,就象电脑一样,一旦输入了这个程序,这个程序到时候就要反应。可以想象他们长大以后,对待社会生活是什么态度,当遇到问题时,他就会按照你输入的程序做出相应的反应。也就是说,你昨天给予孩子什么,孩子今天就有什么。孩子今天的现状,就是你昨天给予他的各种影响的一个积累,一个综合,一个记录。有个小小说纸钱,说的是一对夫妻,父亲在时虐待,等到父亲死了,他们为了做给别人看,给父亲送了好多的纸钱。等到他们夫妻离开后,孩子偷出他家的好多钱,给他爷爷烧起来,一边烧一边哭着说:“爷爷呀,他们给你的是假钱啊,你可千万别花啊,公安局把你抓走,谁给你送饭哪。”孩子烧掉多少真钱不讲,对孩子心灵的影响多么的不好,他长大了,对孝顺父母这个概念会是怎么理解。

    心理学家的观点是:成功需要高情商。人生是一个长期的竞赛过程,需要全面的心理素质。不能只注意孩子的智力培养,而不注意孩子情商培养。一定要从对孩子的溺爱中,从单纯智力开发的误区中走出来,对孩子心理素质的建设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我们现在总是过多地重视孩子生活环境是否优越,是不是很聪明,可是这个孩子在生活中,把握人生,把握环境、控制自己、掌握自己的能力往往忽略了。

    父母之爱,当你真正从只注意智力环境一般的爱,转化、升华到为孩子一生着想的时候,这种爱才是值得称道的,在人类历史上要赞扬的,要推崇的、伟大的父母之爱。“疼儿不叫儿知道”“孟母三迁”古人尚且知道的道理,我们今人更应该明白。

    现在很多人都埋愿社会大环境,污染了孩子的心灵,没有人检查自身的问题,如果我们都净化每个小家,那么我们的大家,不也净化了吗?为了我们的孩子,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吧。

    不注意自身修养的父母,不配做父母。不关心子女心理健康的父母是不称职的父母。对子女期望值过高,而不关心起心理健康的父母不是好父母。把子女当做实现自己虚荣和精神寄托,不考虑孩子未来发展前景的父母,是不负责任的父母。

    不知道是否有人注意没有,我们学校门口的标语变了,以前是:“再苦不能苦孩子”现在是“再富不能富孩子”苦--富一字之变, 说明是社会富裕起来了以后,国家已经开始把孩子的心理健康,提到重要的位置上了,家长们应当注意这个变化。

    给孩子营造一个纯洁的周边环境。要引起全社会的注意,引起所有家长的注意,只有大家共同努力。中国才有可能在下个世纪出现一代出色的、成功的、健康的、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我们的家庭才有希望

    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