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刀哥文集 > 人生得与舍

人生得与舍

笔趣阁 www.xbqg8.com,最快更新刀哥文集 !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闲,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徵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将国家和人生都作为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没有吃过苦、经历过磨难,本体都不会强大起来。吴越之争,夫差、勾践都是在困境中强国,并且都用困苦的环境来磨练自己的意志。再想起“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话语,不由让人想到那些有志者,他们身上担的道义太多,牺牲也太多,得到的却是那么少——大部分让人缅怀的贤士伟人,抛却的是物质生活,得到的都是心灵和思想的果实。

    因此,我倒觉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斯人必无暇顾及环境,他们往往会舍却无数物质和生活的追求,把有限的时间用到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去。生命的意义,在这些求索者心中,不再是享受,而是心灵的慰藉——对那一份无限责任的慰藉。

    就近来看,我们的领袖毛和周,大家可以想想他们获得了多少物质上的奢华和享受、他们精神上追求的是什么?但是,不管大家如何评价,有两点是毋庸置疑的:一是他们的博学——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推广是空前绝后的;二是他们的牺牲——他们日理万机,绝不可能像常人一样有正常的家庭生活。

    无论是民族英雄还是搞科学研究的人,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都付出了太多的、本应属于自己的幸福。还有很多并没有成为英雄或贤士的人,人生到了尽头,就算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却也是为此奋斗终身。这不由得让人去深思,他们这样做,值得吗?

    我相信,这个问题,他们肯定也问过自己,也得到了答案。

    ——而这个答案,首先应该是怎么样去看待人生。

    人生,从物质上来说,本来是一种获得、是人追求自己丰富的生活资源的一个过程,其实不然,因为这都是过程,都是过眼云烟。人到死去的那时,或许会因为一生富足而心安,但是那也就是成就自己的一生而已,最大的幸福,应该来自于实现自己更高级别的人生追求。

    以前有一个定义,人,作为一个高级动物,与其它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不仅能认识世界,还能够改造世界。先不谈这个定义的实质,展开来说,作为一个个体人,他最大的意义,应该就是能为人类改造世界做出多大的努力。

    私下认为,对人类改造自己的社会结构抑或改造世界,两种人的贡献最大,一是科学家,二是有哲学基础的政治改革家。科学家的贡献可以让我们客观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政治改革家则变革人类社会去适应发展。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两种人不是平凡的人,他们为了科学和哲学,付出的代价都是巨大的。无论是伽利略和哥白尼,还是马克思、斯宾诺莎、笛卡尔,都是在生活上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甚至付出了生命。

    难道这些人就是“鸿鹄”我们普罗大众就是“燕雀”?

    “鸿鹄”就得艰难地接受生活的磨练?

    我想根源就在于“志”也就是理想和追求。随着求知的越来越广,这一部分人也越来越明白肩上的责任有多重,为了承担这一类责任,他们必须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求知和解惑上。牺牲家庭、牺牲爱情、牺牲物质上的追求和享受,在他们眼里,真的是很轻的了。

    他们得到的是什么呢?

    有舍必有得,他们得到的是什么呢?

    物质和精神,究竟哪一个能给人生带来充实和成就感呢?

    这个问题,旁观者迷、当局者清。我也就不必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