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刀哥文集 > 享受孤独

享受孤独

笔趣阁 www.xbqg8.com,最快更新刀哥文集 !

    说到孤独,先有一首黄公绍的青玉案: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

    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着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

    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社日——宋黄公绍

    —个中孤独的滋味,只有“乱山”和“溪桥”可鉴,孤身游荡在乱山溪桥的那种情形,正是孤独的人最真的写照:“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人是群居的动物,孤独是与生俱来的“畏惧”在最深处的潜意识里“寂寞”永远是最难以战胜的阴影。

    尤其是“爱”的寂寞!

    于是,为了解脱寂寞,为了解脱心灵的孤独,人们开始努力寻找朋友和感情上的另外一半,这还不够,有时人们还会为此做出一些冲动的行为,那就是不加选择地去爱一个人、或者不加思考地去接受一个新朋友,他们管这叫做“缘分”其实就是为了排解自己的孤独而已。这种冲动的行为,无疑有可能成为伤害自己的最主要的原因——到最后,人们还可以寻找很多被伤害的原因:“被爱伤害”、“被人骗了”、“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却从不想想,事情的缘起缘落,均为咎由自取。

    六祖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还有一次,六祖慧能去广州法性寺,正值印宗法师讲涅盘经,有幡被风吹动,便有二僧辩论风幡,一个说风动,一个说幡动,相执不下。六祖便开口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们的心动。

    因此,在感情上,人们其实往往是被自己伤害。被伤害的原因,是因为畏惧寂寞,是因为“心动”而盲目地寻找解脱孤独的对象。

    所以,追求感情切忌盲目。为了解脱一时的寂寞、郁闷、烦躁,而去不顾一切的寻求一个感情上的寄托,那是冲动和不理智的。

    那么对待感情,摆脱孤独,正确的做法是“谋定而后动”你要想清楚你需要什么样的朋友,你需要什么样的爱情。否则,宁愿暂时孤独,也不要去做扑火的飞蛾。--除非你无所谓。

    而要做到“谋定而后动”你必须学会等待、学会适应和享受孤独。能适应孤独的人,才能从容不迫地找到真爱;能享受孤独得人,才能把孤独中的领悟当做是修行,才能领悟生命的意义,才能领悟博爱,直到孤独而不寂寞——因为,整个世界、整个大自然,原来才是你的真爱!

    孤独,因没有爱而寂寞。有爱的孤独则永远不会成为寂寞:因为有思念,因为你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你牵挂着的一份珍贵感情——这份美好的情感,正在为你绽放一朵美丽的孤独之花!

    爱,也可以是“生命之爱”也就是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博爱”

    爱,也可以是柏拉图式纯精神的爱,虽然我们并不推崇这种空想的爱,但它完全可以给你战胜寂寞的力量!

    爱,肯定也可以是友谊之花,在孤独中,你也许正可以去深深体会“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含义。

    曾经有一个流行的命题:“孤独的人是可耻”或者说“有爱的孤独是可耻”那就是说,学会孤独的人,心静如水,明白自己感情的需求,不会盲目和冲动地追求短暂的感情。会享受孤独的人,就好像在河边垂钓,慢慢地等着爱情的鱼儿跑过来。

    而说到博爱,在孔孟时代已经有相当成熟的概念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就是“由孝敬自己的老人,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由爱护自己的儿童,到爱护别人的幼辈”这不是一个博爱的社会理想吗?再扩展开去,由爱护人类的生命,到热爱所有的生命,到热爱大自然和地球的环境,这不就是“博爱”吗?

    心中有爱,大千万物都在你的心中,你有如何能够寂寞呢?孤独而不寂寞,用心去感受世界万物的蓬勃生机和万物苍茫上进的追求,那又是何等的快乐!

    “我虽不是佛,可我心已成佛”——等你学会体会个中味道,你就会像佛一般地释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