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海之三国 > 第七十六章决策

第七十六章决策

笔趣阁 www.xbqg8.com,最快更新海之三国 !

    辽东的整体规划完毕,框架搭成,要处理的就是剩下的一些其他细小事物。李海找来郑宇,告诉他自己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进攻倭国,现在倭国还属于半荒蛮状态,所以不用多少军队就可以征服和占领,人选也已经选好了,就是乐进所部。郑宇对于李海现在就急着要征战海外感到不解,于是说道“大哥是不是有点心急了,日本哪个地方对我们来说目前的作用并不是很大,如果要征战也可以过上一段时间去,目前我们还有很多事情没有解决。这次柳城战役,我们虽然打赢了,但是目前还有一个极其辣手的问题,那就是柳城周围产生了近二十万的胡汉流民,这些人久居边塞,和东胡人的关系十分密切,现在昌黎新定,我们实在没那么多的兵力去守卫这个地方。这些流民处理不好将会是一大祸害,如果说杀了他们,毕竟他们当中大部分是以前中原逃到这里的汉人,不杀他们,留着他们继续在昌黎,那将会是一大祸害,因为他们和乌恒鲜卑族的关系十分密切,许多人还是胡汉杂交的后裔,这些人可以说既是汉人也是胡人,没准那天他们又会和外族勾结,在边塞引起战乱。还有目前在ju花岛建设的胡族百姓,这些人干完ju花岛的活后我们怎么安排他们,不可能也杀了吧。但是这些人又不能让他们留在辽东这个地方。我本来想将他们安排去青州,但是田丰来信告诉我,目前青州也有二十多万的新涌入的中原流民,田丰他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去安顿他们,因为安顿这些人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虽然我们青州基地比较富裕,但是这两年我们征战不断,就目前的青州经济能力也快支撑不住,战争打的就是钱,东莱钢厂已经基本停产,胡庄的铁矿开采枯竭,今年东莱的赋税上交量已经落后于齐国了,我们急需要开发新的矿产资源来满足我们当前的需要。这些事都已经迫在眉睫了。我想大哥我们还是好好谈论一下这些问题,看看怎么处理”

    李海听完立即醒悟到自己可能太急功近利了,这两年的辽东征战使自己基本上没有时间去考虑经济的发展问题,所以这么事情自己都竟然不知道,如果不处理好这些事情,那么自己这几年的所做所为可能一无所获,于是李海说道“那么依你看要怎么去处理呢?有没有好的办法”说完李海静静的看着郑宇。郑宇起身来回渡了几步说道“大哥,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如果以我们目前的实力,我们完全可以扫平天下,但是要管理好和安定好,那就不可能做的到,可能我们按下葫芦浮起瓢,这里刚完事,那里又起混乱。所以我认为我们只能一步一步来,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稳定发展后再瞄准下一个目标。辽东目前安定了,但是还是一张白纸,特别是北州,那还是在纸上画的一个饼。我的想法是,五年之内,辽东不能动兵,彻底安定的发展五年,五年之后我们才可以将目前的辽东兵抽调进军中原。目前手要的任务我觉得还是要稳定青州。

    稍微停顿后郑宇继续说道“我的想法就是将目前的东莱钢厂停产,人员全部转移到襄平来,开始开发千山的铁矿,建设新的辽东钢厂,辽东地域我们早就知道矿产丰富,鞍山本溪的铁矿,抚顺的煤碳,都集中在着襄平周围不到一百里之内的地域之中。这里的煤铁资源可以让我们开采上很长很长的时间。经过十多年的生产经验积累,我们手下已经拥有了一大批的采矿和炼钢技术人才。用上两三年的时间,辽东钢厂就可以建成投产,而且规模更大,产量更高。青州收留的中原流民我们可以将他们安排到北州进行农业生产,前期一年我们需要养着他们,但是一年之后他们就将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收益,日后粮食问题我们就能解决了,正如大哥你所想的北州将成为我们的粮仓。前期我们可以先从韩国借调大量的粮食来养活这些人。日后我们以辽东钢厂的产出来给韩国抵押粮食的借用。这样我们可以大大减轻青州的压力。我们现在所要的花费就是将他们这些流民运送到北州。同时按照计划,从东莱移民二十万到远东郡发展生产,这些移民乃是东莱的本土居民,可能很多人不愿意来到这荒僻的北方来生活,我们可以许的。日后这些地方发展起来了,自然他们也就不会想着离开了。至于为什么要先安排移民到远东郡,那是因为远东在夫余和高丽的东部外围。我们首先要将这两个国家的外围发展强大,以形成对两国的汉人合围之势,让这些外族一直生活在汉人中间,以汉人的先进生产力来带动和促进他们的发展,以其达到逐步同化他们的目的,当然这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这些我在柳城战役之前曾经和大哥说过,今天就在这里再罗嗦一遍。所以目前我觉得重点发展的就是远东,四平,吉林三个郡,辽东移民二十万前往吉林,青州的流民二十万我们将从海路运送到ju花岛,然后从陆路安排到四平,东莱的二十万移民则全部安排到远东。至于日后其他到来的流民则按照各地的需要加以分配。这样五年之后,辽北两州将面貌一新。唯一我感到头疼的还是昌黎的这二十多万胡汉流民的安置,这些人不是省油的灯,放到那里都不能让人放心”

    听完上面郑宇的一番话,李海感觉触动很大,可以说每一点都分析的很透彻很实际,对于辽东的发展郑宇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计划了,所以李海想不能过多的去干预,辽东这个地方可以放心的交给郑宇他们几个去打理了。李海想到这里站起来说道“这里的一切就按照你想法去做,我就不多说了,我只补充两点,第一,听从你的建议,暂时不去攻打东瀛,就要攻打,要不会动用辽东的一兵一卒。第二就是我的一个建议,日后辽东和青州跨海相隔,所以我希望你能发挥辽东森林资源的优势,大量的建造船只,发展海上的运输,鼓励百姓从事海洋的渔业捕捞,同时将满州发展成为我们马匹养殖基地,日后我们需要大量的战马。至于你困扰的昌黎二十万胡汉流民的安置,我来给你解决,安置的地方我想好了,你看这里怎么样”?说着李海拉过一张地图,指着一个地方对郑宇说道。郑宇一看突然笑到“还是哥哥你敢想,我怎么就没想到还有这么个好地方呢?好,就把这些蛮子弄到台湾去,好好消磨一下他们的锐气,反正现在台湾还是荒芜之地,有这些人去开发也不错,不过派谁去管理这些人呢?这个人得一定要能镇住这些人。”李海笑道“我派张飞和张洪昌两人带领士兵一万去那里去主持工作。张洪昌久随我们,工作一直干的不错。这二十万人里面胡人也不是很多,大部分还是汉人,我想他们也不敢闹出什么混乱来。同时从青州派遣一定的工匠前去协助建设,日后夷州(台湾)就是我们的一个新基地,对我们以后征战江南有很大的用处”郑宇连忙说道“就按大哥你说的去办”

    经过一晚上的商议,李海第二天顾不上休息,立即发出一封书信,命令乐进将昌黎的二十万流民押送到ju花岛,水军的蒋钦率领一支舰队前往ju花岛,准备运送这些流民前往夷州,王铁率领一支舰队前往东莱,运送工匠1000人,民工2000人,建设物资一批,前往夷州,在夷州的北部建设淡水港。并命令郑宇在辽东组建一支十万人左

    右的基建工程部队,这支特殊的部队可以由高翔来管理,配备他从青州带来的工匠技术人员。以军队的管理形式,负责辽东钢厂的建设,这样可以免去到处征调民夫麻烦。

    初平三年新年一过,李海带着张飞和张洪昌和一万军士来到ju花岛,同时蒋钦率领的大海船五十艘也已经到达,李海命令将驻扎在这里的二十多万流民开始装船运送南下,满宠尚未去北州任职,这二十多万的流民一直把他困守在这里,看到李海来到这里满宠顿时送可一口气说道“主公来了就好,赶快将这些人弄走,每天消耗的粮草都已经让我们快支撑不住了。这二十多万人在这里坐吃山空,昌黎都快让他们吃穷了”李海一听笑道“就是把他们弄去夷州,我们都还要养他们一年,只希望他们到了夷州能好好的建设,早日给我们回报一点”当即李海吩咐,每船装载流民八百,士兵一百,水手一百。四十艘船一共装载了三万二千百姓,四千士兵。另外十艘船满载粮食和淡水,离开ju花岛。开始了向南的航行,沿途在龙口,青岛进行补给。趁着冬季我国的沿海的从北往南的季风气候,全速开往夷州。经过一个月的颠簸,终于达到了夷州北部的新建的淡水码头(也就是现在的台湾基隆)。先期到达这里的青州工匠和民工已经建造好了简易码头和一部分的平房,此时的北方是天寒地冻,而夷州却是温暖如春,李海吩咐张洪昌和张飞迅速安排好流民的入住和建设,同时命令王铁率领水军前往青州运送大量的粮食和生产工具来这里。而李海自己则跟随蒋钦舰队回归辽东,在龙口将青州的流民带到ju花岛,再次运送昌黎的流民前往夷州。经过来回的五躺运输,后来还征调了东莱和旅顺的新船,到初平三年的七月才将这些胡汉流民运送完毕。其中的花费巨大,李海感叹简直是豆腐花了肉价钱。初平三年七月,李海回到了青州,有感于这次的海上运输的周折,李海命令重组水军,将目前的水军战船分为两个舰队,将运输船和战舰分离。第一舰队由蒋钦率领,驻扎在济州岛,第二舰队王铁,驻扎在旅顺。将周泰调回旅顺,组建水军第三舰队,配备运输船五十艘,驻扎在青岛,段兴组建水军第四舰队,配备运输船五十艘,驻扎在夷州。

    分布完毕后李海回到动莱,开始动员这里的移民前往辽东。就这这个时候,李海得到了一个消息,原来三个月前,董卓死了。而这个时候李海正在海上忙着运送流民,根本不知道这些情况。董卓这一死李海立即想到原本还算安宁的关内陇西大地,等待着的又将是一场灾难和浩劫。

    网bsp;欢迎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