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海之三国 > 第六十五章中原风波

第六十五章中原风波

笔趣阁 www.xbqg8.com,最快更新海之三国 !

    且说此时的中原之地,袁绍在讨董之后屯兵河内,以盟主身份继续行事,有一天天朝廷派来了五名大臣,来找袁绍以及诸侯谈和,当然这些人是董卓派来的,袁绍不耐烦听他们的罗嗦,吩咐王匡把他们都杀了,被杀的三人是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修,越骑校尉王怀。同来的大鸿卢韩融由于德高望重,才不曾被害。另外少府阴修死在了袁术那里。李海听到这个消息后立时觉得袁绍兄弟的领导水平也太有限了,连两军交战不杀来使都不知道,而且这些人毕竟是以汉献帝的名义来的。董卓知道后也是气愤异常,派人攻打了驻扎在河阳的王匡,将王匡杀了个溃不成军,王匡自己连命都搭上了,李海得到王匡死了的消息,好是难过了一阵,虽然后来王匡一直和袁绍走的很近,慢慢疏远了和自己的关系,但是回想起在洛阳的那段时间的交情,李海还是唏嘘不已。王匡走到了今天的地步,也是他太相信袁绍的结果,要是他向鲍信一样跟随自己,绝对就不会是这个下场。王匡一死,袁绍连忙任命了好友张杨为河内太守。

    在河内待了一段时间后,袁绍的粮草也用完了。冀州牧韩馥德知,连忙派遣人送粮以资军用。谋士逢纪对袁绍说:“大丈夫纵横天下,何待人送粮为食,!冀州乃钱粮广盛之地,将军何不取之?”袁绍一听有理,连忙问到:“未有良策。”逢纪答道:

    “可暗使人驰书与公孙瓚,令进兵取冀州,约以夹攻,瓚必兴兵。韩馥无谋之辈,必请将军领州事;就中取事,唾手可得。”袁绍大喜,立即发书到公孙瓚处。公孙瓚得书信,见说共攻冀州,平分其地,大喜,即日兴兵。同时派人到辽西告诉刘备,要他起兵协助。刘备此时刚从昌黎回归,见到书信后回信答应愿意前往协助。

    袁绍却派人密报韩馥,说公孙赞起兵要攻打冀州,韩馥慌招集荀谌、辛评二谋士商议。荀谌说道:“公孙瓚将燕、代之众,长驱而来,其锋不可当。兼有刘备、关羽助之,难以抵敌。今袁本初智勇过人,手下名将极广,将军可请彼同治州事,彼必厚待将军,无患公孙瓚矣。”韩馥一听觉得有道理,自己刚送了粮草给袁绍,这个忙袁

    绍应该会帮的。当即差别驾关纯去请袁绍。长史耿武谏曰:“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乳哺,立可饿死。奈何欲以州事委之?此引虎入羊群也。”韩说道馥:“吾乃袁氏之故吏,才能又不如本初。古者择贤者而让之,诸君何嫉妒耶?”耿武叹道:“冀州休矣!”于是弃职而去者三十余人,大部分投奔青州来

    了,荀甚带着张合来到了青州,李海得到情报大喜过望。惟独独耿武与关纯伏于冀州城外,等待袁绍,企图刺杀。

    数日后,袁绍接到韩馥书信,大喜,起兵离开河内到冀州。刚到城外耿武、关纯拔刀而出,欲刺杀袁绍。袁绍大将颜良立斩耿武,淳于琼砍死关纯。袁绍进入冀州,以韩馥为奋威将军,以审配,许攸,逢纪分掌州事,尽夺韩馥之权。韩馥懊悔无及,遂弃下家小,匹马往投陈留太守张邈去了。自此冀州归了袁绍。

    公孙瓚得知袁绍已经占据冀州,于是派遣弟公孙越来见袁绍,来商量分地的事。袁绍见了公孙越说道:“可请汝兄自来,吾有商议。”于是公孙越辞别归行。走了不到五十里,官道两旁闪出一彪军马,口称:“我乃董丞相家将也,!”乱箭射死公孙越。从人逃回见公孙瓚,报知公孙越死了。公孙瓚大怒说道:“袁绍诱我起兵攻韩馥,他却就里取事;今又诈董卓兵射死吾弟,此冤如何不报!”于是尽起本部兵,杀奔冀州来。袁绍得到情报也是尽起本部军马,来迎公孙赞,两军在磐河之上展开战斗,两军展开了拉锯战,这丈打了两个来月,互有胜负,僵持不下。董卓在长安知道后,便做了和事老,派了两个大臣来调解。这两个人一个是太傅马日磾、另一个是太仆赵岐,两人经过调解,双方都退兵回去了。

    不多时,袁术知道袁绍新近得到了冀州,便差人来向袁绍求马千匹,袁绍没答应,从此两兄弟不和睦。袁术又派人向荆州刘表借粮,刘表也拒绝了。于是袁术怀恨在心,派人联络孙坚,告诉孙坚,前次刘表半道截路,乃是袁绍的注意,又说谎现在袁绍又和刘表商量好了,要派人来江东袭击你。你赶快派人去讨伐刘表,袁绍那里

    我帮你去攻打,日后你得荆州之地,我得冀州之地,而且我们的仇也可以一起报了。孙坚还就真相信了袁术,连忙起兵前来攻打刘表。

    又有兖州刺史刘岱,自洛阳向桥冒借粮未尝,引兵前去杀桥冒,又给桥冒跑回了东郡。桥冒回到东郡后,日夜担心刘岱前来攻打自己,于是连忙在境内招兵买马,并派人到青州联络李海,要求给予帮助,李海回信给田丰,告诉他此事可以让桥冒去找泰山太守刘风和济北相鲍信,让他们帮助。于是桥冒联系了刘风鲍信,得到了两人的许。从此兖州的威胁解除。

    从此天下又大乱,诸侯相互撕杀,扩充地盘。李海的青州保持不动,坐看天下混乱。一是青州接连和徐州辽东打了两丈,辽东初定,青州大军大部分还在辽东驻守,稳定那里的局势,青州抽不出多余的兵来征战,二是地盘不能一下扩充的太大,一时难以治理。这段时间里李海先让添丰给徐州的陶谦写了封信,告诉他愿意和徐州重新

    修订友好关系。并把管亥占据的鲁国之地让给徐州,以抵偿青州占据的琅琊。陶谦接到信后派遣了糜竺来青州和田丰商谈,表示愿意接受李海提出的条件,并要求将曹豹和糜芳释放回徐州,李海很爽快的答应这个要求。这样青州和徐州又回到了中立的关系。以前陶谦刘岱韩馥的三角联盟关系自此瓦解。

    一切似乎都很顺利,眼看到了年关,李海本想趁这个机会回东莱去一躺,看望一下几年都没回去的光明百姓。那是李海起家的地方,所以一直以来李海始终对光明城念念不忘。同时他去信到玄菟吩咐高顺和太史慈守好玄菟,让沮授来襄平汇合自己一起回去。沮授接到信后带着王子送他的人参回到襄平后,告诉了关于夫余王子来访的事,并把人参交给李海,说自己用不到,还是留着给主公。李海收下东西后笑道自己早就知道了。沮授大惊,连忙问道“主公是如何知道的”这时李海给沮授拿出一封书信,信是乐浪太守陈群来的。沮授连忙打开书信一看。原来是马韩国国王写给陈群转交李海的,信中说到辰韩国和弃韩国已经响应了公孙度和哈蒙的号召,前往夫余国商议共同进兵辽东的事,马韩国国王也接到了邀请,但是他没去,他觉得不想和辽东翻脸,所以写信告诉了李海。沮授看完笑道“主公早有所知啊,这样看来辽东的困难还是蛮大的。不过这个马韩国王还是很聪明的,知道站在主公一边。既然他告诉了主公这么大的事,还明确的站在主公一起,就没有向主公提什么要求吗?”

    李海哈哈笑道“你知道为什么马韩国国王没去吗?那是他有一个人在夫余,这个人就是前次你见过的夫余王子的老师赫连平,他是马韩国国王的心腹之人。三十年前就被派往了夫余,那时的夫余国王还不是哈蒙。至于他为什么要派个这样的人到夫余国卧底这么多年做什么就不知道了。只是他收到赫连平的书信后就放弃了和他们联合的念头。这个消息我也是从一个人那里得到的,这个人过些时候我再让你见他。至于他有求我什么,我看过不了几天就会有答案,因为我已经派陈群前去马韩和他商议去了,对于这样聪明的朋友,我们还是不能亏待他们的”沮授笑道“原来主公对他们简直是了如直掌,所以才会这么轻松的要我和您一起回青州。这次我们看来是想不赢都不行了”李海哈哈大笑道“现在还不能说这样的话,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连他们商量好的时间我都知道了。哈哈。我们先去看看文若他们,另外奉孝也刚从青州来,我们一起去见见他们去”

    李海和沮授刚到田家院子,还没和荀彧他们聊上一会,突然有人送来了一封书信,李海拆开一看,原来是平原孙乾写来的。信中孙乾告诉李海,袁绍自得了冀州以后,还一直以诸侯盟主的身份行事,现在任命自己的长子袁潭为青州刺史,目前袁潭已经到了平原,而且带了大量的军队,随时有开战的可能,请李海火速做出决定。

    李海一看完信心想袁绍这不是胡闹吗?他是不是不把自己这个多少在洛阳也和他做过酒肉朋友青州刺史不放在眼里,要是这样的话那真的要好好教训一下他。于是把信传给了郭嘉和沮授以及荀彧传看,希望听听他们的意见。郭嘉看完信后哈哈大笑道“袁本初徒有虚名,不可惧也”李海连忙问道“奉孝可有良策”郭嘉说道“袁绍做事连最起码的原则都没有,前面传檄召集诸侯,他在檄文上称主公是青州刺史,现在又派他儿子来青州,就算他不承认主公这个位置,他也不能自己派儿子来啊,现在青州还属汉室,袁绍这么做等于就是藐视朝廷。前后自相矛盾,他这个盟主也就名不副实了。对于此事主公可以不加理会,如果袁绍敢动兵,主公可以好好的教训一下你这个以前的朋友。如果他只是想占据平原,我看主公不如让他占据好了,眼下的平原相名义上还是刘备,前者与公孙赞一起和袁绍刚刚打完了一丈,日后还会争斗再起。目前青州还不能过于争斗,需要修养几年,等到辽东稳定,主公则可以从辽东抽出军队,出幽州北下,主公自青州北上,联合公孙刘备,前后夹击袁绍,袁绍必败。所以目前我认为还是暂不理会袁绍,避其锋芒,等待时机”众人连连称道是。李海连忙回信告诉孙乾,要是袁潭真的派兵攻打,就立即撤回乐安。以后的事自己会解决。同时让郭嘉火速赶回青州去,准备迎接冀州军马的来犯。想想自己还是不回去东莱了,还是等这里的事结束了,再前往不迟。再说李海送走郭嘉后,连忙带着沮授要去见一个神秘的人物。

    果不然后来袁绍私自和李海撕破脸皮,命令袁潭进兵平原。孙乾按照李海的建议,退回了乐安,袁潭得势欺人,跨过黄河,进入乐安。结果被徐晃用了郭嘉的计谋,给以了致命的打击,狼狈的逃了回去。从此不敢越雷池半步。李海想到得好好教训一下这些人,不能就这样让袁绍想来青州就来青州,跟没事一样。李海连忙派人给青州的

    郭嘉田丰送去了一封书信,告诉他调集军队,给中原的诸侯点颜色看看,先拿兖州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