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川水芙蓉文集 > 孤独的火焰

孤独的火焰

笔趣阁 www.xbqg8.com,最快更新川水芙蓉文集 !

      第一次读到朱必圣的诗,是在北村的中篇小说水土不服中。他引用了他的一首永世。

    “看见火在燃烧

    里面有我所有的过去

    贫穷和奴隶的记忆

    现在的平静是异常的

    时间是心中的一滴水正在枯干

    荒芜的日子是这样

    世界昏迷亲人伤感

    风把幸福吹散了像稗子到处飞扬

    梦想的是自己失望的也是自己

    将来像过去一样都已冷却如灰

    常常被叹息吓慌

    停歇在任何地方

    鸟都是猎人伤害的目标

    我像它一样逃亡

    庄稼荒凉而荆棘却繁荣一片

    这样的日子有谁喜悦

    风如何行爱也如何穿越心肠

    等我融解为尘土和卑微

    不再自尊

    天才的光辉黯然失色

    怜悯就愈加神圣和庄严

    痛苦像烟一样上升

    它去的地方也是祈祷所到达的

    怜悯听从绝望的天才

    有谁愿意和这样的尘埃亲近”

    读这首诗时,我几乎屏住了呼吸。读完这后,我好久好久都呆呆地坐着。没有人知道我在想什么。阅览室里一片寂静。我感觉我的心被一种深深的孤独和忧伤震动了。它像火焰一样灼痛了我的视线。我抬头向窗外望去。三月的蓝天明净如洗,纤尘不然。阳光从未有过的灿烂,把眼前的景色涂染得晶莹一片。春天吐翠的乐音惊心动魄。我仿佛从中听见那树、那草、那花朵,在静谧中发出轻柔的祈祷的歌唱。它婉转悠扬,美如天籁。我相信它们一定倾听到了这首诗中灵魂的深处的声音,并向它发出亲切而友好的回应。

    当我们在孤独中亲近一棵树,一根草,一朵花时,我们的孤独便被那看不见的神圣之光所笼罩,并被它点燃,成为火焰。

    被这样的火焰所燃烧和照亮的生命有福了。他可以远离尘世的喧嚣,超越现实的琐碎、庸俗,让精神飞升在浩瀚的太空,用它的火焰,点燃漆黑天幕上那一颗颗早已冷寂、破碎的星星。那是未来的希望之星,那是生命的光明之星。

    朱必圣的诗歌常常在一种看似冷静的语气和平缓的节奏中,用理性之光洞察着世界的真相,传达着内心深处的激情和忧思。他的文字纤细而坚韧,总是把一些令人触目惊心的生命痛苦和悲伤的体验像雕刻木版画一样地烙印下来。使人读之如抚触泪迹斑斑的伤痕。他的诗有沉郁之处,哀伤之处,却又不乏超越的力量和反抗的勇气。每每读到他的诗,我就会想起安徒生童话中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她在寒冷的雪地里,划燃一根根小小的火柴。赤、橙、黄、绿五彩的火焰照亮了她梦幻中冻得通红的小脸。她不住地往手中呵气,北风凛冽,吹熄了她的火柴,她又轻轻地、小心翼翼地划亮另一根

    ——如果人类已经陷入面临死亡绝境的冰天雪地之中,那么,谁来划燃那一根根希望的火柴,温暖我们孤寂的心灵,照亮我们前面的道路,给我们勇气,继续前行,去追寻星光去呼求拯救?

    在大学时代,我读过不少东西方哲学和介绍哲学的书籍。有时候读得昏天黑地,分不清东南西北。为什么?为什么?到底为什么?绝望的现实使我的心在痛苦中扭结起一连串的疑问。我不知道生命的答案。但我亲身体验亲眼看见美好生命的破碎和陨落。我在一所女生较多的外语学院读书,周围的女孩子来来往往,美如云霞。但人生中最残酷无情的悲剧也正在她们身上重演。一幕又一幕。让我恐惧地闭上了眼睛,不敢面对尘世衰败的真相。一面是鲜花,一面是眼泪;一面是青春,一面是伤痕;一面是生命,一面是死亡。寂寞的是容颜,孤独的是心灵。我在那些深奥的哲学书中找到不到任何答案。东方的哲人告诉我,生命就是幻影,不知庄周化蝶,还是蝶化庄周西方的哲人告诉我,存在就是合理的,如果没有生存竞争、弱肉强食,世界怎么会进步呢?至于爱和爱情,那不过是sex,是力比多

    到大学毕业时,我差不多已放弃了这种向书本的询问了,并且也放弃了与那些才子们就人生问题生命问题展开的高谈阔论。因为那一切毫无意义。但生命严峻的事实却又时时在内心深处触动我敏感而脆弱的神经,使我一步步向无人之境走去。

    我的心感到深深的孤独和忧伤。

    尤其是当生活的风暴扑面而来,无情地将理想的沙滩上寄托梦幻的城堡席卷而去,将青春的欢笑和歌唱击得七零八落,只留下哭泣和眼泪时,我越来越感到,如果没有一种超越的力量和反抗的勇气,我的生命终将被黑暗所吞蚀所埋葬,再也没有生命的喜悦和盼望。

    在这样的孤绝之境中,我们要靠什么才能把孤独点燃,让它照彻自己乃至他人的生命,让希望之光重新布满天空和大地?

    我在朱必圣的文字中,看到了这种燃烧希望和光明的火焰。它是孤独的生命的火焰。这火焰从寒冷中诞生,但它灼热、滚烫,尘世的冰冷反而使它的光焰燃烧得更为热烈。它在忧伤和苦难中穿行,但它灿烂、明亮,它温暖了泪水也呼唤着笑容,让生命的痛苦和欢乐在一瞬间绽放、燃烧、升腾朱必圣的文字有一种非常纯粹而几近透明的特质。那质朴的语言从灵魂的最深处涌出,字字焕发生机,它凝炼、有力又清越如风。如今,当我们在这喧闹浑浊的世间,已经被言语的噪音所淹没,我们的耳中已经充斥了太多的梦呓和聒噪,污言与秽语,我们的耳朵被震聋了,心灵被堵塞了,喑哑的喉咙再也发不出一句赞美和歌唱。在这令人沮丧和绝望的现实中,我们多么盼望听到那言说者言之有理的,源于心灵深处最真实最动人的声音。让人庆幸和欣慰的是,我们从朱必圣的文字中,读到了听到了这样的声音。他的诗歌、散文、随笔和文学评论,都是他生命的吟唱。他的诗集情与思为一体,在感性的表达中渗透着理性的力量。他的随笔、文学评论慷慨激越,锋芒毕露,向文坛向世俗,向精神的虚无和腐朽,发出疾呼和呐喊。他的散文则把生命的体验和热爱用朴素的文字娓娓道来,在平静中流逸着生命的奇光异彩。他写到他如何从平凡的人生经历中触摸到生命的意义和真谛。他如何在孤独痛苦中寻求那至大者的安慰和怜悯,又如何从这安慰和怜悯中,握住了真理之光。他告诉我们“寂寞就是诗歌”“挺住就是一切”以及那“最美丽的”是谁,那“最后一根火柴”来自何方?,每一次,当我在他那弥漫着田野清新气息的文字的丛林中漫步时,都会不时停下来,仰望苍穹,远眺群山,和他的文字一同沉思,并发出由衷的感叹或会心的微笑。他用他朴素的文字铺筑着一条道路。这条道路从前人的足迹上穿过又向着无人经过的沼泽地和荆棘丛英勇地挺进。这条路是追求真理和信仰的路,是燃烧自己,照亮生命的路。他独自走在这条路上,走一步铺一段,铺一段走一步。四周一片漆黑和寂静。他用信仰作火种,用孤独作火炬,用生命作路基,他孤独地走着,但他并不真正地孤独。天上的星星和草地上的萤火虫,玫瑰的花香和夜莺的鸣唱都是只有他才能看见才能嗅出才能听懂的天堂的乐音。他就是这样一个幸福的孤独者。他的孤独是令人敬羡趋人同往的温暖的火焰。

    从朱必圣的诗文中,我清晰地读到了他的情与思、爱与憎,理想与追求,忧愤与呐喊。在孤独中,他是面对世界昏昧和暴虐的弱者“鸟都是被猎人伤害的目标/我像它一样逃亡”(永世),但他又是追求心灵自由,超越现实反抗现实的真正的强者。“我拥有的和平生长在诗篇和爱情里我独自拥有幸福的秘密”(自杀者说)。面对彼此隔绝,心灵像孤岛一样遥遥相望永不相知的世人,他的孤独是对友谊、信任和爱情的深情呼唤:“就像埋藏了多年的铁器/身上尽是尘土和黑暗/爱情重现的时光/掀开地面,你把我从铁锈中找出来”(爱情重现的时光)。面对天空和大地,他的孤独是与每一根青草每一条溪流每一朵鲜花一同祈祷一同歌唱的自然的乐章,生命的乐章。“望见她们就像在夜底下的花朵/我不会忘记/要转述这样的故事/掬水浇灌这样的树木/使她们保存在果实里面/可以永久发出芳香”(芳香的事)。

    第一次见到朱必圣本人,是在读到他的一部分诗文已经半年多以后。那一次,我和北村、还有他同聚在一起,谈一些关于信仰和艺术等方面的话题。他是一个朴素、平和、谦逊,温文尔雅的人。不大爱说话,脸上总是浮现着善良的笑意。他说话的时候少,总是静静地倾听着,不时用点头或一个语气词来表示对说话者的赞同,偶尔也提出他的观点,而这往往能将谈话引向深入或宽广。看得出,北村和他在精神上非常的默契和相知。北村在交谈时总是激情洋溢,像一个诗人,而朱必圣则沉静持重,更像一个学者。他们都是在孤独的精神之旅中执着追求的人。他们彼此的孤独在交会时发出和谐的旋律,闪烁着动人的光彩。孤独与孤独在相逢中合而为一,并与那遥远而又亲近的至大者神魂相息,心心相印。

    这样的孤独令我羡慕和敬仰。

    还记得,北村那里养了一条可爱的小狗,朱必圣见之喜之,爱不释怀。在照料它的时候可谓细心周到,像对待一个婴儿一样。小狗与他一见如故,对他的爱心抱以热烈的回应,让那做主人的都有点心生嫉妒,说它见异思迁。那一次出去吃饭,我带了一位朋友的女儿一同前往,小女孩只有四、五岁,天真烂漫,活泼顽皮得像一个男孩子,十分可爱又可恼。她不住地与北村疯闹,做鬼脸,说他的胡子吓死她了,要他回去剪了再来。朱必圣在一旁温和地看着小姑娘,目光中充满喜悦和爱惜。小家伙嚷着要喝易拉罐,他立即起身,跑出去给她买了一筒。据他的妹妹说,他非常喜欢小孩子,喜欢和他们一起玩耍,并特别娇宠他们。亲近儿童和小动物,就如同亲近上帝最处的创造。孩子的眼睛,小动物的眼睛,永远流露着善良、纯真的目光。我们从中一眼就能看见生命诞生时那最初最灿烂的景象,那初洗如婴的圣洁和美丽。而亲近大自然,亲近自然中的一花一叶,一草一树,又如同亲近儿童和小动物一样,使人心清神明,不然尘埃。北村的水土不服中,主人翁康生为一盆花的被毁掉眼泪难过了好几天,写的就是朱必圣身上发生的事(见谁与我做伴/朱必圣)。至于他对朋友和亲人的关怀与爱心,由此已可见一斑。

    当心灵在尘世的喧嚣中持守孤独并享受孤独时,它就有了超越现实的力量。这种力量又把孤独的心灵彼此拉近、靠拢、联系,让它们彼此渗透、交融、相爱,不再孤独。无论是在人与自然与儿童与动物的亲近中。这力量始终源于一种至高无上的爱,或者说这种力量它就是爱本身。

    因失爱而孤独,因孤独而重新开始爱的寻求,爱的付出。

    所以,我想说,孤独的火焰,它终将点燃爱情,温暖生命,照亮人生,驱散黑夜。

    到那日,每一个孤独的灵魂都将因为它曾经在这黑暗的尘世,如流泪的蜡烛一样毫不犹豫地燃烧自己而如旭日一般冉冉再生。

    那孤独的火的精灵将在永恒中凝为永恒,闪放生命的光芒,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