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楚诡案录 > 第121章长生树之五

第121章长生树之五

笔趣阁 www.xbqg8.com,最快更新大楚诡案录 !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这句话金凤听明白了,但凡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而有是非的地方,就有八卦。

    人一多,八卦自然也多,满天的小道消息汇聚在一起,便会开始发酵。就算你不说话,光在里边做一做,也能听一耳朵的八卦去。

    从门口走进去,正好看见李头有一个说书的小台子,上头一个须发皆白的说书人正在给大家说着什么。

    时生挑了靠窗的位置,示意金凤坐下,给她解释道,“这京城里,我最佩服的就是这些说书的。别看他们没什么地位,可他们偏偏有独特的消息来源,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他们都能打成一片,也是种本事。说起来,你我的见识都不一定比得上他们呢。”

    正说着,茶博士已经跑过来招呼。时生便点了一壶普洱。

    待那茶博士转身要走,正听得说书老人说,“都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儿,今日小老儿便与大家说一说一个妖怪的事儿。。”

    金凤:“……说好的有见识呢?”

    金凤正要开口说,“这有什么好说的?”却见时生一手托着腮,看着台子,一副津津有味的样子。便生生将这句话咽下去了。

    时生早看见她的表情,不疾不徐道,“先别急着下定论,听一听再说。”

    茶博士很快就端来了茶水,给二人各倒了一杯,说了句“客官请便”便离开了。

    金凤端起杯子,先在鼻下嗅了嗅,茶香清淡,与家乡的茶不同。她慢呷了口,听那说书人道,“妖怪之所以成不了人,关键在于他们没有心。”

    金凤口中的茶水还来不及咽下,差点喷出,将她自己给呛了个结实,爆发出一阵惊天动地的咳嗽来。

    时生掏出一方白净的帕子递给她,淡淡道,“别激动。”

    金凤:“老子信了你的邪……”

    说书人看了一眼他们的方向,眼神微动。他将醒木在台子上轻轻一拍,便开始了他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关于一只化成了人形的妖精的故事。

    说是某朝某代某地有一个富户叫黄员外,在乡里做了不少好事,修桥铺路资助同族学生,在乡中颇有贤名。

    黄员外在当地名声在外,是人人称颂的善人。

    因为这个原因,在他八十大寿那日,附近不少大户人家都来给他祝寿。

    这个黄员外经商很有一套,置下了偌大家产。最令人羡慕的事,他儿孙个个都很孝顺。

    当天宴席上,三个儿子一齐给父亲磕头拜寿,齐齐祝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黄员外看着三个成年的儿子,颇是高兴。待他们磕过头后,并没立刻就让他们起来,反而问他们道,“你们愿意分出多少寿命给我?”

    这话当着众多宾客的面问出来,很有些莫名其妙。大家只当他年纪大了,想考验儿子们,并不做他想。

    三个儿子也面面相觑,不明白老爹这是要闹哪样。

    大儿子一想,管他多少年,不过是嘴上一说,哄一哄老爹开心罢了,还能真的怎样吗?

    于是张口便道,“我愿意匀出十年的寿命给父亲。”

    一听这个答案,黄员外当时便眉开眼笑,对宾客赞道,“大郎就是孝顺。”说着亲手将人扶起。

    周围的人也纷纷说大公子贤孝。

    这时,二儿子便有些着急,想着大哥真是狡诈,一下子就抢得了先机。此时在要回答,已经落后了大哥一步。便咬牙道,“我愿意匀出二十年的寿命给父亲。”

    黄员外一听更是高兴,又夸了老二一句,“二郎也很孝顺。”也将他扶起来了。于是大家也纷纷说二公子贤孝。

    轮到小儿子的时候,他一口气道,“我愿意匀出三十年的寿命给父亲。”

    黄员外乐得呵呵笑,将小儿子给扶起来。大家又是一通夸。

    黄员外得了三个儿子的保证,很是心满意足,整个宴席都笑得见牙不见眼。

    大家都道他这是听见儿子们的孝心,高兴的。不过,也颇有些不以为然,不就是口头上随便说一说,还能当真了不成。

    什么时候空口白牙的许诺也成了孝顺了?

    不过,黄员外却是当了真的,兴致盎然地一直撑到了宴席结束。

    宴席一直到半夜才散去,三个儿子给父亲磕过头后,便都回了自己的小院。

    变故就是在半夜发生的。

    半夜,黄家突然烧了起来,一时火光冲天。家里的下人们惊慌失措,便四处寻找他们的主子,这一找才发现。三个公子竟然都变成了耄耋老人,并且都被挂在各自的房中。

    大公子与二公子被救下来的时候已经断了气,只有小公子被解下来的时候还有一口气在。

    下人们将小公子抢救过来之后,便七嘴八舌的跟他说了家里的事情。小公子突遭大变,没顾上自己突然变老,只是为了兄长的殒命悲痛不已,登时就呛出一口血。

    他赶紧指挥着下人们去寻找老父亲。大家这才发现,那火竟是从上房烧起来的。且上房的门还关着,里边火光冲天,不时传出惨叫声,在夜里分外吓人。

    等大家手忙脚乱的将火扑灭时,天已经亮了,上方已烧得片瓦不留了,只剩下一些断壁残垣。

    上房的人没一个逃出来的,小公子强忍着悲痛,从这些尸体上一一辨认过去,突然很坚定的说,“阿爹不在里面。”

    家中下人个个都很惊骇,不知道老员外去了哪里。

    第二日,县太爷就派了人过来调查,这次仵作将死者的体貌特征一一登记,的确没有人与黄员外对得上,这才肯定黄员外的确是不在这里。

    这案子最后以有人故意纵火结束,纵火犯却始终没有着落,而黄员外的下落也一时成谜。

    小公子突然遭逢大变,便想换个地方重新开始,就在他要处理家里的产业的时候,这才发现家中所有的产业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经被悄悄处理了。

    从县衙那里查到的登记情况来看,竟然都是被他父亲亲自处理的。直到此时,小公子才觉得一股寒意从心底生出。

    黄家的大火与他的父亲似乎有着牵扯不清的关系,而他父亲却人间蒸发,这件事一旦深思,便让人脊背发寒。

    小公子一夜之间变得一无所有,他从金尊玉贵的富家公子一下子变成了无家可归之人,手中没有钱财可以傍身。

    更可悲的是他一夜白头,从一个三十岁的青年人变成了一个六十岁的老人。他想,“若当时寿宴上的承诺会成真,那他的父亲会一夜之间年轻六十岁吗?”

    他四处流浪,到处寻找他那个已经返老还童的父亲,却又处处碰壁。

    直到某一日,他遇见一个道人,那道长一见他就惊异道,“观你面相是六十多岁的人,可你实际年龄不过三十多岁,那三十年的光阴匀给谁了?”

    原来那道长竟是个有些道行的,一眼便瞧出了他身上的隐情。小公子便将自己家中的事情与道长说了。

    那道长道,“你遇见他,还能留下这一条命,已是万幸。”

    小公子这才知道,原来他的父亲竟是一只老蚌化为人形的妖怪。为了能常生,便骗儿子们将寿命匀给他。他得了六十年的阳寿,便回到二十岁的样子,从头开始。

    道长宽慰他道,“你能有这一命,也算是不错。”

    小公子一想,这辈子用庸碌碌,也只能这样了,想到自己寿数将尽,而那老妖怪还活在人间,说不定正策划着要祸害别人,不由得便是一阵气闷。

    他在自己身上摸索了一阵,找到一块玉佩,交给那道士道,“此物是我父亲贴身之物,他将我吊上房梁的时候,落在我房中的,我后来才找到,也便没有交给官府。若能对道长有用,也是物尽其用。”

    于是小公子便一直跟着老道士一起寻找他那个成了精的老爹。只是人海茫茫,哪里那么容易就能找到。小公子终其一生也未能如愿,最后含恨而终。

    金凤撇撇嘴,这故事也太拙劣了吧,哪有这样非要汲取儿子寿命的妖怪呢。虎毒不食子呢。

    “他为什么不随便找几个人吸取阳寿呢?”金凤问。

    时生看她一眼,解释道,“万物有灵,世间自有法则。譬如妖怪修炼,逆天而行,大多要接受天劫。而巧取豪夺别人的阳寿,也是有违天和的,弄得不好就会招来天劫,又是九死一生,便有些得不偿失。”

    “窃取儿子们的寿命就不违天和了吗?”金凤觉得他这话说的不对,简直是强词夺理。

    “你没认真听,”时生解释道,“老先生已经说了,是他儿子们自愿将寿命匀给他的,在众人面前发过誓。这样就算不得是巧取豪夺,自然不会招来天劫。”

    金凤:“……”

    她发现自己好像听了个假故事。

    说到这里,说书老人扫了一眼众人。不少人都被这个故事吸引,也有人开始窃窃私语。这故事够新颖,只是故事的结局似乎仓促了些,给人的感觉就是,那似乎算不得结局。

    便有人问,“老先生,完了吗?”

    说书人觉得这效果很让人满意,轻拍了下醒木,方道,“自然没有。”

    听见还有下文,大家又打起精神,等着他说下去。

    谁料那老人家却道,“老头儿这故事分为上下两部分,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居然就断在了这里,好好个故事不上不下地卡在这里,让人好不郁闷。大家脸上都写着要“将那老东西绑起来,一起组团揍一顿”的表情。

    那老人家却完全不管,施施然的离开了。偏偏他还走的昂首阔步,倒透出了几分自得来,真是让人看着越发想揍他一顿。

    金凤在心中将那老头子骂了千百遍,还在琢磨这故事的结局,只得怏怏地端起茶水来喝。她又只觉得这茶寡淡极了,没有一丝味道。

    “真是贵,这茶跟白开水有啥区别?”金凤有些赌气地说着。

    时生笑,“这就等不及了?”

    金凤撇了撇嘴,没吭声。

    时生道,“这老人家的故事有点意思,听着与晋王府的事情仿佛有些关联,你先琢磨琢磨。放心吧,下午他就会回来接着说下去的。”

    金凤不解道,“与晋王府能有什么关联?”

    时生却不说下去了,反而站起来,对她道,“走,先去吃饱喝足了,下午过来听就好了,急什么?”

    怎么不急?

    金凤好悬才将这句话咽下去,讪讪地跟着他吃了顿没滋没味的午餐。她一直在琢磨那个故事,努力参悟是不是其中暗藏着什么玄机。可最后她还是无奈的放弃了。

    “尼玛,再借给我一个脑子,我也想不明白这么个妖怪与晋王有什么关系。”金凤有些泄气地想着,又瞟了一眼时生,突然有种要撬开他脑袋,看一看里边装着什么东西的想法。

    “这家伙为什么就那么肯定那老先生的故事与晋王府有关?”金凤暗自腹诽,为啥她就没看出哪里影射了王府呢。

    下午,二人早早就去了茶楼,发现不少人比他们去的还早。原来这些个富贵闲人也是被上午的故事吸引,早早来占了个座。

    老头儿来的不早不晚,依然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看了一眼坐满人的茶馆,嘴角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他慢慢站定,拍了拍醒木,方继续说着上午的故事。

    “又过了六十年,东海之滨,有一座小城,当地的首富李员外即将要过八十大寿。”

    下午的故事以这样一句话开头,立刻就让人想起先前的部分。毫不费力地进入了说书人构建的世界里。

    原来那黄员外得了儿子们六十年阳寿之后,一夜之间变成了个年轻小伙。他卷走了黄家几乎所有的家财,又去了东海之滨,从此改头换面,又一次成家立业。经过六十年的经营,家产比往日更甚。

    巧合的是,这一回他同样是有三个孩子。老大、老二是男孩,老三是个女儿。

    他家大公子给老父筹办寿宴的时候,突然被一个老道士给拦下来。那老道士说,“你不日将有劫难。”

    大公子哪里肯听他在这瞎说,便要挥手打发。谁料这老道士力气奇大,几番动手推搡都推不过,自己反而差点跌倒在地。

    老道士道,“贫道已经活了两百多岁,如你这般的见过不知凡几。你若信我,且听我说一个故事。”

    大公子见他不像是有恶意,且看着又似乎有些本事,便耐着性子听他说了。

    道长便将黄家的事情说了。

    大公子听了很有些不屑。心想,这个老道士编些鬼话就想来骗人,也不晓得他图个什么。难道我长得像傻子?还是我脸上写着缺心眼。

    老道士道,“贫道不是有意看轻公子,只是世道人心险恶,还望你能够警惕一二。那只老蚌精若再次得逞,恐怕又要危害别人,能阻止他的只有你们兄妹三人。”

    金凤:她觉得这故事应该断在这里比较合适。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