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月落昼锦堂 > 第六十九章

第六十九章

笔趣阁 www.xbqg8.com,最快更新月落昼锦堂 !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如果,韩琦不具备孤忠朴实的高尚情操,和一切都以国家利益为上的品质,那他大可就此为这场水洛城之争画上句号。

    但韩琦就是韩琦。

    就在仁宗皇帝下达继续修水洛城诏书之后,韩琦再次向仁宗上书,阐明了自己反对修水洛城的13个理由:

    臣时常担心,臣僚之间每遇到争执,很多人就会采取一种回避态度,不敢再坚持自己的意见,以求避免嫌疑,以致于在赏与罚的问题上造成失误。

    臣回来后仔细想过,自臣赴西北沿边任职,及后来再次宣抚陕西,前后5年时间一直都在泾原、秦凤两路,对水洛城的事情比任何人知道的都清楚,今天如果为避免嫌疑隐忍不说,则是臣偷安不忠,辜负了陛下的委任之意,因此,臣决定不避诛责,再次陈述反对修建水洛城的利害。

    水洛城左、右居住的都是一些很小的番族部落,并不属于我朝,现在我国夺取了他们的地方,并在那里修建城堡,这对元昊不会产生任何威胁,也对我国守卫边防没有任何帮助,这是其一。

    沿边禁军和弓箭手,连年借债修葺城寨,直到今天都没有全部修完,现在又修筑水洛城,大大小小的城寨要修建六、七座,予计两年时间才能全部完成,人力、物力将为之凋弊,这是其二。

    将来这些城堡修成,还必须要分驻正规军队至少也得5千多人,而部队所需要的粮草军需,必须得从内地购买调运,仅这一项需要的花费就不少,这是其三。

    以前泾原、秦凤两路互派援兵,因为仪州黄石河路还没有修成,所以很多人建议修水洛城一带城寨,但自从这两年修通了黄石河路,驻扎秦凤的部队去泾原都是从内路经过,沿途有驿站和粮草。如果增援静边寨,那比从水洛城出发远一些,但如果是增援镇戎和德顺军,则比水洛城近。现在修水洛城花费这么多,又没有良好的辅助配套设施,相比走黄石河内地这条路,远近相差并不多,这是其四。

    陕西四路,本来就因为城寨太多导致兵力分散,本来每路的正规部队不下七、八万人,但一分散驻守各城寨,能够集中使用的兵力不过三万人左右,现在泾原、秦凤两路如果再分兵驻守水洛城一带城寨,则势必兵势单弱,何况元昊军队每次来入寇,兵力都不下十余万人,如果西夏军队分出三、四千人的部队,警戒于山外的静边、章山堡一线,则我两路援兵自然就会被阻绝,而驻守在城寨的我军,因兵力单簿,必然不敢出城,只能自守而已。如此,我们花费了巨大人力、物力修城,到了关键时候却起不到任何作用。而且,各路派出的援兵最多不过五、六千人到一万人,分批前来只能是虚张声势,如果被西夏军队先期扼守住来路,必然应援不及,但如果援军走黄石河路,那中间隔着陇山,西夏军队则不能对我军进行阻截,这是其五。

    自陇州到秦州,都是自古以来的山路,山阪险隘,需要走两天的时间才能到达清水县,从清水县再走两天山路,才能到达秦州,由此来看,秦州远在陇关之外,最为孤绝,东边又隔着水洛城一带没有归附我国的番族部落,道路不通,这是保卫秦州的篱障,我军只需要防备西夏骑兵从西路的三都口一带过来,现在如果开通水洛城一带道路,那么老百姓必然会渐渐开始耕种城寨外面的土地,而那些番族部落又不敢在这一带居住,如此一来,西夏奸细很容易到这一带窥探情况,如果他们探知这一路都没有任何险阻,那将来入寇的时候,只需要分出一部分兵力,扼断故关和水洛城之间的联系,则我援兵断绝,秦州必然会暴露于危险之下,因此,秦州老百姓听说朝廷要在关中开一条道路,都议论纷纷、忧形于色,朝廷对此不可不知,这是其六。

    泾原路靠近边界一带的土地最为肥沃,自来经常有弓箭手家属及内地流浪到这里的人,找到城寨官员先要求刺手背(当民兵),等到有了空闲的土地,便去强行夺占,人们把这种人称之为强人,这些人只盼着朝廷添置城寨,以便夺取蕃部的土地耕种,又不用向国家交纳分毫租税,遇到西夏军队入寇,则全家逃入内地,事情过后又再回来,重新占据他们原来的土地,所以,这些人数量虽然很多,却很难指望他们为国家出什么力。还有那些商人们,都想着能在新建城堡内分一片地方居住,只是为了方便他们和番部之间做生意,而那些赞同刘沪修建水洛城的人,就都是这样的一些人,但对国家却没有丝毫益处,这是其七。

    泾原一路,重兵都在渭州,从渭州到水洛城有六程之路(程,指距离,没有固定标准),如果夏军兵临水洛城,旦夕危急,部署司必然要派兵救援,出动的兵力少,无法冲破夏军阻击,出动的兵力多,则又会重蹈上次葛怀敏救定川砦大军覆灭的复辙。所以,泾原路最怕添置城寨的根本原因,一是怕分散兵力,二是怕相互之间救援困难,这是其八。

    主张修城的人说,修筑水洛城不仅能使两路援兵互通,还有镇慑那一带番族部落的作用,泾原、秦凤两路,除了已经归附我国的番族部落外,没有归附的还有蹉鹘者谷、达谷、必利城、腊家城、鸱枭城、古渭州、龛谷、洮河、兰州、叠宕州、连宗哥、青唐城一带的种落,但究竟有多少并不清楚,但这些番部居住分散,各自为生,没有统一的领导,因此对我国并不能构成威胁,而且这些番部认为元昊是草贼,自来双方就有世仇,不肯服从西夏,这样的情况,水洛城一带只是其中之一,如果朝廷想开拓边境,须要等西北安定、国家财力强盛的时候再加施行,现在取过来实在没有一点用,这是其九。

    修筑水洛城,本是要通两路之兵,但陇城川等大寨必须由秦凤派人去修建,秦州文彦博已不止一次上书,说秦凤派人修水洛城不方便,这显然是对秦凤有所妨碍,这是其十。

    沿边臣僚如果想要做出成绩,无非就是选举将校、训练兵马、修筑城寨等,城修完了,则都可以因此转迁升职,却没想到和尹洙、狄青的想法不一样,结果半途被下令停止,那些希望因此转官的人都有意见,如果现在水洛城重新修筑完成了,那陇城川等处又必须相继兴筑,如此,派去各处负责修筑工作的将校,人人都希望完成任务后自己转官,谁会为国家考虑日后兵马粮草所需的消耗?这是其十一。

    上次泾原路抽回许迁等兵马的时候,水洛城才只修了几百步远,刘沪凭仗郑戬在背后支持,轻视本路主帅,违令继续动工修建,及至上峰派人来交割工作,刘沪仍不听从,因此狄青等才把刘沪抓起来并奏报朝廷。如果现在判定刘沪没有任何过错,而只是狄青、尹洙有错,这完全是不顾修水洛城日后造成的利害,只听郑戬等人为争口气,对狄青等横加诬告,如此,沿边使臣有令不能行,将对军事造成极大危害,这是其十二。

    陕西四路,惟有泾原一路最为重要,因那一带地势开阔,夏军发动进攻的路线最多,因此朝廷才委任尹洙、狄青经略泾原。最近西夏虽然派人议和,但自杨守素从西夏回来,已经又过去一个多月,却再没有任何消息,环庆等路又不时有西夏骑兵侵掠。现在已经是五月份,眼开就到了秋防的时候,元昊会再使出什么阴谋诡计实在很难说,朝廷应当指示各路帅臣做好准备,可是今天,却要以部下将领不听命令为无过,反而加罪于主帅,这实在是有悖常理,这是其十三。

    韩琦反对修建水洛城的十三条理由,无论哪一条都十分充分,并在最后两条为尹洙和狄青做了辩护。

    水洛城之争,使仁宗皇帝寄予厚望的庆历新政大员们明显地分成了两派:

    范仲淹支持郑戬;

    韩琦支持尹洙、狄青。

    韩、范两人同为仁宗皇帝倚重的大臣;尹洙、狄青等又是范仲淹也很欣赏的人物,现在为了一座水洛城打起来了,这中间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听他们双方说的各有理由,好象都对,都是在忠心为国,但究竟孰是孰非?他这个皇帝面对左膀右臂,到底该支持哪一方?

    面对韩、范各执一词,软耳朵的宋仁宗又一次没有了主意,不知道怎么拍板,只好再故伎重施,把韩琦的奏折转给鱼周询,丫的这可是他派去的人,不站在任何一方立场,且看看鱼周询是个什么说法。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