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月落昼锦堂 >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七章

笔趣阁 www.xbqg8.com,最快更新月落昼锦堂 !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然而,韩琦却对修筑水洛城持反对态度。

    韩琦上书仁宗皇帝说:水洛城通秦、渭道路,但中间要穿过近200里的部族游牧区,而且修城费用所耗甚大,其作用只能通二州援兵,且仍然并不能切断夏军入秦的道路。况且,秦州外城刚修建完毕,还有更关键的城寨需要补修,因此不敢再劳动人力。

    宋仁宗接受了韩琦意见,下诏停修水洛城之议。

    毫无疑问,此时无论是范仲淹建议修筑水洛城,还是韩琦反对修筑水洛城,韩、范二人各自都有其军事方面的考虑。但这时候的韩琦和范仲淹谁都没有想到,日后就是围绕水洛城的修建与否,竟会引起他们这些本来志同道合的人之间一场激烈争议。

    就在陕西前线诸路宋军面临的军事压力减少、帝国刚刚有了一丝喘息之机的时候,从仁宗皇帝当初一直担心的北方辽国,终于传来一个可怕的消息:辽国准备对宋开战。

    这个可怕的消息,是帝国保州知府王果得到的。

    王果花重金购到了辽主兴兵南伐的谕稿,立刻上报朝廷:辽人和元昊暗地相接,将背叛宋、辽誓约,请自广顺军以西,沿各山口出入道路预为控守。

    辽国要背盟南侵,加上西夏的元昊,帝国一旦两面作战,江山社稷势将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宋仁宗对这个严峻的局面是丝毫都不会怀疑的,而且,辽国做为大宋帝国的宿敌,又和元昊是甥舅关系,辽国帮助西夏是极有可能的事情。如果说当初辽国对宋、夏之间这场战争持观望态度,是想等待宋、夏交战结果、坐收渔人之利的话,那么现在,宋军在西北的屡屡失利,战争呈现相持状态,则足以让辽国下定他落井下石的决心。

    因此,宋仁宗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没有丝毫迟疑,立刻下诏给河北按抚司,命他们秘密修膳河北22座州城的守御设备,一面又派出使臣赶赴河北,招募兵员。

    很难想象,此时的仁宗皇帝心中承受着怎样巨大的压力?西北战事几次失利,帝国耗费了巨额的财政,换来的只是宋军的损兵折将,如今北方辽国又蠢蠢欲动,而朝中可堪倚重的大臣却没有几个,惟一一个能拿得起的吕夷简,现在身体也明显大不如前。

    韩琦、范仲淹到是可以信赖倚重的人,可是西北那个烂摊子能离开他们吗?现在防御北方的辽国,又该依靠谁呢?

    宋仁宗,终于想起了对军事内行、几年前无辜被放出京城的老臣,原知枢密院王德用。

    咳!什么王德用“头枕乾纲、貌类艺祖”,当初真不该听信那些空穴来风、根本不着边际的话,让王德用受了委屈,现在又想用人家了,可这话该怎么说?

    仁宗皇帝觉得,似乎自他亲政以来,大宋帝国这张龙倚,从没有象今天这样,让他坐在上面,精神感到如此的疲惫,而内心又是如此的空虚。

    宋仁宗,从内心深处对战争感到深深的厌倦,但又找不到解脱的办法,他现在总算明白,父皇真宗当年为什么就算是拿出银子给辽国,也要跟辽国签定《澶渊盟约》了,丫的战争,那真不是皇帝过的日子!

    就在仁宗皇帝精神上感到疲累已极的时候,送枕头人来了。

    还是那个知谏院张方平,恰到好处地向仁宗皇帝上了一封奏折,提出了借南郊大典的机会,同西夏进行媾和的设想:

    臣尝就西边来者询贼中事,多云元昊为寇三年,虽连陷城寨,亦未能有我尺寸之地,而我国断绝了给元昊的俸赐、取消了和西夏的互市贸易,现在西夏那边,已经到了一尺布能卖到几百钱的地步,从这种情况上看,西夏国力怎么能不困难?然而,元昊已经与大国为仇,就算现在他后悔了,但形势不允许他主动向我国表示想求和,而我国就算想招安元昊,找不到机会和理由,也很难办。现在我国将要举行南郊大礼,正好可能借这个机会,向元昊表示出绥怀之意,或特别为此降诏书、或者发表大赦文告、或者委派边关有名望的大臣去西夏,专门向元昊传达圣上的旨意,

    这样足可彰显朝廷德义之厚,又不损害大宋天朝的威望,且贼于其种落自尊大者久矣,向者求请,但欲自称乌珠之号,当国者虑害不深,吝此虚名,遂成实祸。陛下若徇其前请,加以岁赐,使天下知陛下深识远虑,为生灵计。

    张方平这份奏书,真可以算得上奇文共赏了,先给仁宗皇帝吃一颗慰心丸,点明元昊为寇三年,却没能占据大宋尺寸之地,而由于帝国经济封锁,其国中一尺布已价值几百钱,可见其困顿已极;接着笔锋一转,又说元昊虽想求和却拉不下面子,而帝国有心招抚也没有合适理由,说什么当初元昊向朝廷请求称“乌珠”之号,因为宰臣的考虑不周,吝惜那个虚名,以致酿成了今日的祸端,陛下要是同意了他这个称号,每年再给他一些赏赐,让天下人都知道陛下是深谋远虑,是为黎民百姓考虑等等、等等。

    若说张方平此论是恬不知耻,那有点过了。但要说他睁着眼睛说瞎话给仁宗皇帝脸上贴金,则一点都不为过。丫的宋、夏两次大战,宋军都被打的屁滚尿流,而夏军出入宋境,烧杀掳掠,如入无人之境,岂是“未有尺寸之地”能说得过去的?至于什么元昊想求和没有理由,更是张方平一厢情愿、拍着脑袋空想出的主观臆断,又说什么元昊要自称乌珠之号,是朝廷不肯同意才造成今天结果。丫的元昊是要称乌珠吗?元昊自称的是夏国皇帝好不好?要是承认了他元昊的皇帝名号,那这场仗还打个屁!?

    张方平这封自欺欺人的奏折,明摆着就是让宋仁宗先向元昊求和,只不过他给仁宗皇帝垒了块垫脚石,说拐了个弯儿而已。

    但张方平这个提议,却是恰到好处地捅到了仁宗皇帝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仁宗一见之下,大喜过望,连呼:“是吾心也!”

    事实上,宋仁宗讲和的心思,应当说从宋军三川口兵败时就已经有了,只不过那时候还不占主导地位,宋仁宗还寄望于宋军能有反击的机会,这也是他一方面采用韩琦攻策、一方面又同意范仲淹招抚元昊,在战与守问题上犹豫不决的根本原因。但好水川兵败后,宋仁宗让宋军摆出一幅死守架势,已明显露出了对战争的消极应付,现在,北方辽国又发出战争威胁,帝国眼看就要面临两面作战之危,那这场仗再打下去,大宋帝国说不定还会有亡国之忧呢!种种此消彼长,让宋仁宗以求和结束战争的念头又增大了不少。

    然而,做为大宋王朝天子,求和服软这种话,又怎么能从他这位天子嘴里主动说出来?现在,仁宗正渴睡,张方平就不失时机地给他送来了个枕头,仁宗皇帝怎么能不大喜过望?

    但是,既当婊子,还想立牌坊,宋仁宗并不想让自己的心思让朝臣们知道,于是,他让张方平自己把这份奏折送到中书,以此给了中央内阁大员们一个明确的暗示。紧接着,仁宗皇帝又对此做了一个意有所指的布署:下诏给鄜延路安抚招讨使庞籍:若元昊专遣人投进表章,即暂且拘留,先将事情原委奏报朝廷,如果是元昊伪官持私人信件,则必须先等朝廷作出决定之后再报。

    然而,仁宗皇帝这一系列一厢情愿的企盼并没有变成现实。元昊并没有派来什么乞降使臣,也没有什么私人信件送来。于是南郊大礼之后,仁宗皇帝又借元昊曾向范仲淹假意求和这件事,给自己挂上一块儿遮羞布,明诏天下:

    元昊自背惠以来,屡求归附,然其欲缓我师,专为谲诈,是以拒而弗受,况河西土民素被王化,朕为之父母,岂不悯伤!自今仰边臣但谨守封疆,精练军伍,非因战斗,毋得枉杀老幼及薰烧族帐……

    宋仁宗这道诏书,明眼人谁都能看明白,这是委婉向元昊发出的求和信号——你不要来打我,我也不去打你。不过宋仁宗诏书中所用的措辞,总算没有如张方平想的那样,放下他帝国天子的架子。

    宋仁宗,在构想着和西夏议和的蓝图。但他却没有想到,此时的元昊,正在和他的谋士们规划着给宋军又一次沉重的打击。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