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朱门 > 第三十九章 惨案传来

第三十九章 惨案传来

笔趣阁 www.xbqg8.com,最快更新朱门 !

    第三十九章惨案传来

    转眼,进入三月,绵绵山色由淡绿而碧绿而墨绿,紧接,漫坡遍坝的麦子葫豆油菜开始干浆饱粒,进而泛黄。乡下惯常的“正二三月,青黄不接”,即将过去。每到此时,朱家面临一年一次的油籽春茧收购。尤其今年,新丝车开张,烘烤房启用,极需大量春茧和杠炭。于是乎,备足可观银钱,大到“袁大脑壳”,小至“当十当佰”,乃至“宰版”铜元,实为当务之急。更有,朱家第十四代即将出世,赶来凑热闹矣。

    此时,那位将给朱门添代的修英挺着大肚,扶着板墙,一步一停,走往巷口。

    将为人父的仲信穿青色细布双层对襟,手握报纸正进巷道。如今,他亦喜亦忧,喜的,妈说活了五十多年,没见过这么大肚,婴儿定重;忧的,产期早过,难产咋办?

    此刻乍见,不无心疼,他说:“修英,莫走了,我给你端根凳子。”

    修英上气不接下气,一手撑住腰,继续走,不答话。

    仲信再问:“饿不饿?我喊吴妈煮两个蛋。”

    修英仍不理他。他和修英恩爱如初,即便修英耍脾气使性子,全然让她,从没红脸。

    仲信便朝后天井喊:“外公,外公。”

    罗玉兰立即走出南睡屋:“吼啥子?你没看见修英在巷道吗?把她吓倒了,你要悖时!”

    仲信一伸舌头,马上压低声音:“妈,杨家大公子遭杀了。”

    “哪个杨家?小声点。”罗玉兰没有反应过来。

    “还有哪个杨家,就是外公常讲的双江镇杨家。”

    罗玉兰脸色变白:“当真?这些挨刀的!都夸杨家儿子好嘛,天啦,哪个杀的?”

    “除了丘八,还有哪个下得手?”

    正午睡的外公听到喊声,匆匆走出东睡屋。外公展开《新蜀报》头版,通栏大标题——

    重庆打枪坝发生血案,死伤千余

    ——省党部首要杨尚述遇难

    看罢标题,外公问:“你泰山不是说,杨尚述是川省国民党总部头领么?”

    “就是。外公,你看报嘛。”

    原来,月1日那天,重庆上万工人、市民、学生在通远门外打枪坝开大会,抗议英国军舰炮轰南京,刘湘劝阻威胁无效,下令开枪镇压手无寸铁的群众,死伤千余。杨尚述虽当场逃脱,三天后依然被捕,遇难浮屠关。刘湘坐镇重庆,涪州属他管辖,连同他那坐镇成都的叔叔刘文辉,川人皆晓。

    “看看,我说子弹不认你杨公子李公子嘛。”罗玉兰阴着脸,骂,“遭雷打的,丧尽天良。”

    外公道:“这个刘湘,也是川人呀!杨家公子就是召集大会,抗议洋人炮打南京,你凭啥子死伤一千多人呀,太狠毒了。”

    罗玉兰惊呼:“天啦,成都血案又来了。那年在成都,反对卖铁路给洋人,赵尔丰杀人。这回在重庆,反对洋人炮打南京,刘湘杀人。怪呀,一反洋人就要遭杀!他们和洋人硬是狐朋狗友?”

    外公答:“还用说么!怪哉的是,刘湘已经倒向国民党,当上国民革命军二十一军军长了,此一血案,岂不是国民党自相残杀?”

    “莫不是刘湘的国民党,和杨家大儿的国民党不一样哟?”仲信突然有悟,问道,而他和泰山正是加入的杨家儿子当头领之国民党,跟刘湘敌对了啊!

    外公叹道:“可能是国民党分成两帮,闹内讧了。党同伐异,历来如此。”

    罗玉兰忧虑起来:“我早就说不入这个党那个会,你不信,看看,不得牵扯你吧,儿子?”

    “哪个晓得。”仲信不无忧虑,答道。

    “你们又没去抗议,况且涪州这么远。”外公道,其实他也担心,刘湘存心捉你,半天汽车就到,远啥子?关键是名单里有无翁婿二人,“你泰山晓得了么?”

    “他鼻子那么灵,还有不晓得的。”罗玉兰代儿子答,“嘿嘿,他还说我要后悔,嘿!是哪个后悔?是我?”

    “妈,莫说了。”仲信烦燥道,朝北屋望了望,若果修英听见,一当怄气,影响身体和胎儿,还要给泰山报信哩。

    “好,我不说,我不说。”罗玉兰方才意识到严重性,跟着看下北屋。

    外公安慰母子:“世事多变,后悔不完。”

    罗玉兰叹息:“哎,可惜杨家公子呀,他父母晓得了,要遭气死。”

    “昨友今敌,朝合夕分,乱世之源,死人之常啊。”外公叹口气。

    罗玉兰接上:“乱世出奸雄,刀枪出冤鬼。”

    仲信非常认真,道:“我本来就不想当国民党,算了算了,不当了。”

    “就是就是,快去给你老丈人说,不当了!不当国民党了。”罗玉兰立即支持。

    外公哈哈一笑:“除非你写个公开声明。不过,你一写,反而成了此地无银三百两。”

    “莫给修英晓得,她快生了。”罗玉兰低声说。

    果然,第二天早饭后,修英腹痛难忍。仲信立即请来接生婆,喊来仲英姐姐。然而直到中午,不见露胎。修英忽而哼叫一阵,忽而大喊“痛死我了,不想活了。”撕心裂肺,令人胆颤。再过一阵,悄无声息,呼吸紧促。朱家人面面相觑,心提嗓眼。仲信急得坐不定站不住,在巷道走来走去。不过,接生婆泰然自若,不急不慌,装没听见。罗玉兰见状,心才稍安。她估计,婴儿过大,修英初产,有些害怕,便举例安慰修英,教她放松,收腹外挤,直到午后,宫门慢慢敞开,羊水细细渗出,婴儿先冒出头,徐徐滑出全身。虽然流血不少,母子还算平安。朱家松口大气,笑逐颜开。

    产下一女,白白胖胖,足足九斤,“哇哇”吼叫,手脚乱蹬。罗玉兰乐晕了,说话不知所云。仲信忙欢,精力倍增。朱家之喜,自不待言。亲家母频频登门,送鸡蛋送红糖,提母鸡提猪蹄,堆在朱家灶房,只等吴妈下锅。朱家后院鸡声凄厉,鸡香扑鼻。

    仲信初为人父,享尽天伦之乐,再忙,值得!这天,他问岳母:“哪么爹不来?”

    “出去四天了,他说为一笔生意,哪个地方,没说。”

    仲信思索半天,也没想出此时有何生意,又正是见到报纸那天走的,莫非他躲了?

    下午,胡大银背鸡蛋提鸡母来朱家贺喜,见仲信正忙,拉他到一边,问:“你没躲?”

    “躲啥子?”仲信故意问。

    “重庆刘湘在捉国民党啊,李会长跑到我们乡头躲起来了。”

    “当真?”

    “嘿,还哄你?李会长到乡头七天了。开初,他说是来看今年春蚕多不多,哪晓得,他天天躲在我们家,没出门半步。他说我会拳术,要是有人捉他,要我给他当保镖。他还喊我天天到江边,问那些重庆上来的人,重庆还在捉人没有?”

    “你问到没有?”

    “问了几个拉船的,都说不晓得。李会长教我不给别个讲。”

    “我们又没反洋人,躲啥子?”仲信答。看似理直,气却不壮。

    “我也笑李会长胆子小,他说,丘八手毒得很,要捉你,半天汽车就拢涪州。”

    仲信听罢不语,眼神不无惊慌。是啊,父亲就是给丘八打死的,子弹不长眼睛啊。

    哪知,他俩对话又让吴妈听见,立即告知罗玉兰。罗玉兰笑了,说:“这回不是不见兔子不放鹰了,还没听到枪响,跑得比兔子还快。”

    吴妈神色紧张,说:“罗大姐,你还笑?丘八手毒,杀人不眨眼啊。仲信该躲。”

    罗玉兰原本担心儿子,吴妈如此一讲,火上加油,她马上找到胡大银。

    胡大银苦笑:“这个吴妈,硬是爱当探子,我才说完,她就报信了。”

    罗玉兰沉着脸说:“她为了仲信,也是好心。李会长躲在你家?”

    “七天了。”

    “鬼老头,不怕麻烦别个。你要躲,去朱家老院子躲嘛,躲到后坡树林,鬼都找不到。”

    “仲信也回乡躲几天嘛。”胡大银建议。罗玉兰给儿子一说,他没点头,也没开口,实在不忍丢下妻女,一走了之,可又不无担心。

    罗玉兰叹口气:“哎,你那个老丈人这回不说我脑壳长蛆了嘛。”

    “妈,修英听到了,要怄气,给她爹一讲,我们不好相处。”

    “好了,我不说了。”罗玉兰之如此,实乃看不惯李会长。

    然而,就在仲信犹豫之际,当晚,李会长突然走进朱门,仲信吓了一跳,问:“爹,你不是去乡头了么?”

    “我来看外孙。”李会长低着头,答非所问,随仲信到东厢坐下,再问,“胡大银给你们说些啥子?我是去乡头了,是看今年春蚕多不多?你也晓得,春茧比夏茧出丝多。如果春茧多,我们多备些钱,多**茧。哪晓得今年春茧多得很。”

    仲信顺口答:“我们就多买嘛。”

    李会长哪里习惯乡下艰苦日子,早想回城,见胡大银进城贺喜,便亲自去河边打听,正巧碰到他熟识的那位驾长才由重庆回来。驾长听罢,笑得接不上气,说:“别个刘湘是捉开会的头领,捉共产党,你是共党吗?你隔重庆两三百里,怕个卵子!”会长小心地问:“杨家大儿不是川省国民党头目么?他是共产党?”驾长眼睛一眯,笑道:“人心隔肚皮。就像你嘛,现刻在想啥子,哪个晓得?”李会长脸红耳烧,赶紧回城。

    罗玉兰刚从“月母子”的北睡屋出来。仲信拉妈走到巷道,低声告诉泰山来了,要妈少说风凉话。妈问:“他不是躲了吗?”

    “妈——,”

    “好,我不说了,我不说了。”

    罗玉兰随仲信到东厢,见李会长低着头,领先招呼:“亲家,你当外公了,给你道喜啊。”

    “给我道啥子喜哟。外孙出世几天了,我才来看她,惭愧哟。”

    “你忙生意嘛,今年春蚕多不多?”

    李会长看她一眼,说:“多!现今看来,昨年冬天下重庆,两台丝车实在买对了。”

    “亲家还有做错的么。”罗玉兰随口说道。仲信赶紧看妈一眼,生怕她又说风凉话。幸好罗玉兰忍住了嘴。吴妈抱来外孙。李会长不会抱,只好双手捧着,看着白胖的外孙,笑眯了眼。他摆动脑壳张大嘴巴逗外孙,外孙却闭着眼睛,他没了兴趣,婴儿还给吴妈。

    罗玉兰觉得李会长此时的心思不在外孙,而在其他,摆个样子罢了。

    李会长摸出十个“袁大头”,递给仲信:“给外孙。”

    “不要不要。”罗玉兰忙说。

    吴妈劝道:“罗大姐,李会长送给外孙的见面礼,该收。”

    “是嘛,外公给外孙见面礼,又不是给你。”李会长自嘲道,开怀笑了。仲信看看妈妈脸色,收下“袁大头”。李会长情绪高了,说:“仲信,我问清楚了,杨家儿子之遭枪杀,缘由他是共产党,率众集会,抗议英人,反对南京政府。”

    “他不是川省首家国民党首要么,为何又成共产党了?”仲信问。

    “哈哈,你就笨了嘛,现今有的人,脚踩两条船,哪边有糖哪边吃。他本来就是共产党,看国民党要赢了,又成立国民党。我糊涂啊,当初没有看出杨尚述真面目。”

    “大哥莫说二哥,你也差不多,才不糊涂。”罗玉兰笑着说,李会长只好陪笑。

    “爹,你不是说国共合作了嘛,为何两党又动刀枪了?”仲信问。

    “此一时彼一时,那是北伐。现今是共产党反对南京政府,刘湘才下手。”

    “共产党是做啥子的?”罗玉兰问。

    “听说仿效苏俄,共产共妻。”李会长答。

    “啥子共产共妻?”罗玉兰打破沙锅问到底。

    李会长放肆一笑:“嘿,还不明白!财产和妻子众人共有,打伙吃打伙睡。”

    “那不成野人了!哈哈,好笑,好笑。”罗玉兰笑得肚痛,不乏怀疑。

    李会长跟着笑,末了,他说:“我也是听说的,不足为凭。”

    “是嘛,莫当真。”罗玉兰说。

    “仲信,现今看来,杨家公子是假国民党真共产党,我们入国民党是对的,与他无干。你也不要怕,”李会长说罢,见仲信不置可否,又说,“莫把国民党党旗取了。”

    “还挂着嘛。”仲信答。

    “那就好,我就怕你们取了,别个要说笑话。”

    “未必你家取了?”罗玉兰问。李会长脸一红,答非所问:“挂出来了。”

    罗玉兰紧追不舍:“你们还是先取了,见莫得事了,又挂出来的?”

    “开初,不明原因,是把旗子取了。”李会长只好承认。

    “看看,我说你像鱼鳅嘛。”罗玉兰放肆笑了。

    “妈——”仲信叫道,转头向会长,“爹,其实你多是听来的,不定可靠。你和马旅长有深交,他又是刘湘下属,何不问问他?”

    “我正这么想,明天就去问,若果刘湘的确是杀共产党,而共产党又确实仿效苏俄,我们就该声援刘湘。”

    罗玉兰冷冷地:“你要声援,随你,莫把朱家搭上。他共产党再错,也不该杀别个。哪个没有父母?哪个没有妻小?做人,要讲人性,莫丧天良。”

    “要得要得,不搭你们,不搭你们。”李会长笑笑。

    仲信向来胆小,虽然同意妈的看法,可在两老中间,不便帮谁说话,装没听见。

    李会长再道:“早先,我和外公一向敬重杨家,尤其还把杨家大公子当作楷模,训导后辈。现今看来,我瞎眼了,把奸雄当英雄,他死了,不足可惜,免误后辈。”

    罗玉兰瞪着亲家,本想说两句,仲信直盯她,终于忍住嘴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