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丁香千结文集 > 留心处处皆文章

留心处处皆文章

笔趣阁 www.xbqg8.com,最快更新丁香千结文集 !

      每当别人问起我的儿子,我就很自豪地告诉他们,高阳就读于康成小学四年级一班。这本身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可是一提到这里,我的就心就快乐得要飞起来:今年的高阳,不再为作文发愁了!以前老师让他编一个简单的小故事,他恨不得三句两句就结束,再不然就把我指导他的话一字不漏地记录下来。所以只要一听到他有作文的作业,我就头痛。而他呢,一篇作文差不多要咬半天笔头,好象不把笔头咬烂誓不罢休似的。而现在,写作文已经成为他的一件快事,每当有写作文的作业,他就先把其他的作业写完,慢慢地品尝写作带给他的快乐。现在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妈妈,我又刹不住闸了!”

    短短的三个月,他居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真令我大吃一惊。以前早就听说王老师指导作文和书写很有方法,现在见识之下,真的是佩服不已。因为工作的关系,与王老师接触的机会比较多,我就特别留心王老师如何指导学生。

    王老师教着一个班的语文,并且担任班主任。每天早晨她总是早早来到学校,一头扎进教室,就忙乎开了。别人班里的窗台上摆满了各种花,争奇斗艳、招蜂引蝶的,而她班的窗台上却摆满了各种形状的瓶瓶罐罐。瓶瓶罐罐里盛满了土,并且每天早晨都湿润润的,好象是种了什么东西。果然!几天后,有一些小芽儿从土里探头探脑地钻出来。真的是种了东西呢!

    正在我好奇种的是什么的时候,高阳哭着来找我,说他的种子没有发芽。是什么种子呢?我问。从他的回答中我知道,是老师发给他的种子。是一种黑豆,来自遥远的东北。可是现在被他养死了!豆子也能养死吗?我安慰他再等等看,说不定是因为他把种子藏得深,所以小芽儿也跟他捉迷藏呢。果然,又过了几天,高阳种的小豆豆也发芽了!从种下小豆豆开始,他就天天带一本作文本回来,还一本正经地加上了一个封面,还在封面上画了几只可爱的小豆豆,用铅笔认认真真地写着小豆豆历险记王香兰高阳合著。天哪,他也真敢写!我心里暗笑,居然是“著作”呢。我好奇地翻开他这本大作,扉页是很专业的索引。第一章,小豆豆出生。第3页。翻到第三页就是他写的作文。没有多少华丽的词句,但是描写很细致具体。并且用上了一些估计他不知道的修辞方法。

    接下来几天他都会带这本作文本回来,郑重其事地“著”他的书。每天签字的时候,读他的“大作”也成了我的一种享受。他童稚的思维,有一点成熟的语言,总会给我带来惊喜。读着他的文字,想着他乖巧的神情,更觉得他的可爱。可是第五天高阳没有带作文本回来,而是写其他的语文作业。难道他们的作文告一段落了?问过才知,原来作文本已经转到其他同学的手上了。又过了几天,当作文本再回来的时候,我发现里面多了一些不熟悉的字体。是他同学的呢。一样的笔风,一样的新奇的想象,难道他班里的同学个个作文都那么棒?

    我觉得真是不可思议。难道王老师有什么妙法吗?向王老师请教,她谦虚地笑笑说:“我哪有什么方法,除了鼓励就是鼓励。好作文是鼓励出来的!”想想高阳带来的作文本上那一个个小圈圈,还有总评上的一串串的红星星,怎么能不让学生们热血沸腾呢?加上王老师特有的作文欣赏课,让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诵自己的作品,又怎能不让学生心生自信并乐于保持对作文的热心呢?每次评完作文回家,高阳经常跟我说:“妈妈,老师表扬我这个比喻写得好。说是绝无仅有呢!”要不就说:“妈妈,老师说我真像一个小作家呢!”一个小孩子的比喻怎么可能真的是绝无仅有?可是王老师不吝表扬,让这些小孩子觉得自己真的是棒极了!

    可是只有鼓励就够了吗?好作文还应该是改出来的!每天除了处理班上的事务外,王老师就是坐在书桌前,埋头于她的小豆豆故事中,或添或改,或快乐地推荐我们阅读某位小作家的奇妙语言。好象在王老师的眼里,每一个孩子都那么可爱,每一篇文字里都有那么多生动!而如果谁写得不合格,她总是要求他们一改再改!再指导,再写,再写,再指导。高阳说王老师在班里说,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是啊,写了读,读了再改,不断改进,作文才有进步。

    高阳喜欢读书。自从上了四年级尤甚。有时我故意不肯给他买书,他就振振有词地说:“我们老师说了,书就要买着读!因为好书不能只读一遍,又反复读,不厌其烦地读。我们老师说,语文根本就不必有课本,只要多读书就行了!”以前袁枚老先生说:“书非借不能读也。”看来这句话要改改了。

    我非常赞同王老师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觉得英语和语文的教学有很多相通之处。毕竟它们都属于语言。语言的作用是什么?就是交际。离开了交流的语言就是死语言。英语和语文一样,都应该在课本之外,读更多的文章,尤其是大家的文章,时事的文章,适合孩子读的文章,孩子爱读的文章。还要多写,用写来把读来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让语言真正成为我们熟练运用的一个工具。

    王老师不仅具有独特的教学思想,而且总是保持着一颗不变的童心。在她的眼里,一切别人司空见惯的事物和现象都有着无尽的迷人之处。常常,她兴高采烈地告诉我们:“那小虫子真不简单!它日夜不休,吐出了丝,造出一个完美的茧子,把自己包在里面。最后还能冲破这个天衣无缝的茧子,真是了不起!”“你看那么柔弱的芽儿,居然把那么硬的地面冲开了!这需要多大的力量啊!”“那朵花真是美极了!”而那只不过是一片小芽、一朵花、一只小虫儿和一只小茧子而已。我们的生活如此忙碌,我们往往并不在意这些“细小”的事情。可是这样的事情却总是让王老师思考,感动。她不但自己感动,还把这份感动带给学生们。让他们一起思考,感悟自然造化,感悟人生。一粒种子,一朵花,一棵树,一阵雨,一场雪,一个身边的特别的人,都是她指导学生写作的素材。她指导学生的作文不是死的,不只是套路,而是活的,鲜活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们有所看,有所思,自然就写出好文章了。

    真的很庆幸有这样一位有心的好老师。真的很庆幸高阳遇上她。以后我也不会担心高阳的作文问题了。不管将来高阳会从事什么工作,都会源源不断地继续从王老师的教学中受益。因为一个好老师教给学生的,不止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态度和思想。王老师那种平淡、平和、平静的气质,将给高阳的一生都带来良好的影响,一直熏陶着他,让他以欣赏的眼光看生活,从容快乐地度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