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刀哥文集 > 解读电影《黑客帝国》的哲学观点

解读电影《黑客帝国》的哲学观点

笔趣阁 www.xbqg8.com,最快更新刀哥文集 !

      黑客帝国的两个天才编剧兼制片,沃卓斯基兄弟,本就是哲学爱好者。他们在一共三集的影片中,浅尝辙止地描述了他们的一些超现代哲学思想。

    为了理解沃卓斯基兄弟在电影中所表述的哲学态度,以及他们这种超现代哲学的科学基础,我们可以做如下几方面的分析:

    一,真实体验――唯心与唯物的分界线

    matrix,其实就是一个巨大无朋的虚拟现实世界。尽管好莱坞影片从80年代末已经开始了此类课题科幻电影的探索和制作,但是把虚拟现实发挥到极致的,还是黑客帝国。在第一集里面,尼欧最开始就生活在20世纪90年代的虚拟现实社会里,是一个软件公司的普通职员。但是他整天感觉浑浑噩噩,总觉得缺少一种真实的体验。

    这种真实的体验就是肉体的真实欲望。

    庄子梦蝶,只是中国古代哲学提出的有关真实体验的一个诘问。但如果真把庄子的思维化为一只翩翩的蝴蝶,他也许会同尼欧一样--离开了物质躯体,感觉会非常怪异。

    陆象山说:“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那么,是不是思维存在,世界就存在呢?

    沃卓斯基兄弟借尼欧的感受来抨击了主观唯心主义。

    在他们眼里,就算意识独立存在了,但只要离开了人体的基本感知,也是不真实和不可忍受的。

    人类所有的感知,均从人的原始感知体系而来。这种原始感知体系的运作,就是从动物老祖先那里进化和遗传过来的。食欲、繁殖欲、群体欲、移情的自我欲望,构成了这类基本的人类“原意识”没有这些欲望的冲动,人的行为模式是虚幻的、信仰和理想都是无根基的空洞――因为它们不能带给人真正的愉悦和满足。

    因此,在墨菲斯给尼欧两个药丸的时候――红色的和蓝色的,红色的回到真实世界、蓝色的则保留在虚拟现实中――尼欧仅只是犹豫了短短的一秒。

    唯心和唯物的分界线,就在于真实体验。离开了人类物质躯壳的意识,也许可以继续运作,但那也是纯理性而无感性的。这种模式也许在未来可以被人类接受,但是在现在,没有人愿意接受它。

    二,个人英雄主义

    个体人构成了社会,个体人的力量,到底能够充分发挥到什么境界呢?

    “the one”英文就是救世主的含义,这也是沃卓斯基兄弟对终极个人英雄主义的幻想。

    个人英雄主义是美国文化的典型特征。美国总统的无边权力以及个人学识和魅力,对美国数百年的历史文化发展起到了无可匹敌的推动作用。好莱坞影片更是处处宣扬着个人英雄主义,黑客帝国也不例外,主人公尼欧,在战斗中学习了强大的虚拟现实中的黑客技能,到最后,他在真实世界中也拥有了战胜特工和乌贼的超能力。尼欧就是“the one”这也是墨菲斯、崔妮蒂他们深信不疑的。

    个人英雄主义就是美国人的一个信仰:总会有人出来搭救这个世界的。

    --当然我们也不要忘记,团队精神,也就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对立面,它也是美国文化非常强调的一种精神。

    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哲学精神,不管是中庸或无为,都是强调个人的修身,这种精神也许永远无法让人获得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勇气。正如此,在中国,若连佛家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精神都没有了的话,那就会成为一个猥琐的国家。

    所以,个人英雄主义,实际上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它是相信可以通过个体的不懈努力和奉献,可以得到社会的认同并为之谋取利益的一种积极的人生方向。

    三,意识的运作机制和独立存在的形态

    这点需要很多科学的研究和实践来支持沃卓斯基兄弟的幻想。其实,在他们之前,关于意识移植、上传和下载的想象,在多部好莱坞电影里都已司空见惯。

    关键在于科学研究需要破解人类基因的运作机制。人类基因的研究结果已经证明,人类的性格和智力还有欲望等,都是可以遗传的。意识的运作机制,肯定是通过生物电的形式来进行,决定这种生物电(或电场)的基本功能的,就是人体的功能细胞;而人体的功能细胞是通过基因来决定其分化方式的。所以一旦破解了这些运作机制,科学就可以模拟人类意识的运作,达到移植和在电脑中虚拟感知体系的目的。

    道路仍然很漫长。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得到,生物电脑――也就是通过细胞技术来交换、存储信息的电脑,将会在本世纪内发明。那时生物电脑的庞大记忆和运作功能,将会代替人的神经系统承担意识运作的物质环境。

    matrix的现实平台,也许在2050前就可以出现。

    在电影的matrix里,人的意识就是一个程序。是一个受控于matrix、由matrix之父(一个巨型电脑)编写的程序。但是脱离于电影之外,生物电脑是否可以真实模拟人的“原意识”?如果可以的话,人就可以很真实地存在于虚幻世界当中了。

    四,理想和信仰对生命的意义

    高尚地理想和信仰,源自于升华了的“爱”

    爱,是双重的。原意识的爱,出自于人类的自我意识的移情。升华的爱,则是思想与爱欲的统一,是一种博爱。

    尼欧在matrix的虚拟世界中,感受不到这种双重的爱,因为matrix没有给他一个真实的物理欲望感知体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尼欧感受到了崔妮蒂的真实爱情和性欲,同时也感受到了墨菲斯、坦克一帮战友的友情,更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这些真实的感觉让他觉得生命是崇高的、值得热爱的。因此,他对自己的理想和信仰有了异常坚定的方向。

    值得微笑一下的是,尼欧的这份精神,本质上却来自于“matrix”的对它从幼儿到成年的思想教育――那是一种20世纪的美国文化教育。

    也许,在沃卓斯基兄弟眼里,信仰就是人的灵魂。是人源自于最本质的自我欲望并经过了博爱的升华的人生终极追求。从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同样可以知道,理想就是人的自我实现,在那时,自我的生存和满足早已不再是一个门槛,人生所有的努力和奋斗,都将在理想的追求中完全得到满足。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生存,而在于对生命最高价值追求的体现。

    五,辩证的人类社会存在形式

    正如matrix之父所描述的(第二集reload),matrix建立的第一个模型,是一个乌托邦。但是这个乌托邦的matrix很快就崩溃了,因为人们在这个完美模式里的生活了无生趣。

    随即matrix之父又建立了好几个模型,都因为缺少各方面的牵制而崩溃。

    最后,他只有把程序模式定位于电影中现实人类社会的一个最后时期:20世纪末期。这个时期是一个科学发展的迅速时期,各种社会力量交错复杂,但是总体精神是积极向上的。这个程序模式,不仅有官方体系,也有黑道的体系,善与恶错综迷离;同时这个模式更有科学与神学、还有由特工程序演绎出来的病毒、还有企图逃逸到真实世界的虚拟个体。

    因此,沃卓斯基兄弟所想阐述的是: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人类的思想模式也是很多种的,有历史的延续性,基本不可能存在一个单一哲学形态的理想社会。

    历史证明,人类社会文明基本是决定于人类的生存环境。命运也许对各种文明起了一些催化作用,但是归根到底,人类文明的发展,本质上是物质环境的制约,其次才是随着生产力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

    离散的想与自然环境无关的社会存在模式,必然要被科学的发展或生产力的制约给打破。因为自然环境是所有生产资源的唯一来源。

    但是,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产资源的分配对各层次的人群是不均衡的,同样科学成果的应用也是受社会文明的反作用的。所以,社会的运作机制就有多样化的特征。

    在矛盾中存在,在矛盾中发展和统一并和谐。这就是黑客帝国对人类社会的辩证写照。同样有趣的是,电影中居住在锡安城的人类社会,也是与matrix电脑体系辩证地生存着。

    六,灵异与科学

    科学解释不了的,就扔给神吧。这也本就是人类神学发展的实质。

    就连霍金,在他的书中,也屡屡地提及上帝。恐怕也是对科学尚未明了的领域的无奈吧。

    在matrix里,有一个预言家的程序,那是一个慈祥而整天叼着香烟的老婆婆。她的话暗藏玄机,她深信自己的判断并及时地给予迷信她的人以信心。她甚至也受到特工的追杀并有一个东方武士程序来做她保镖。

    预言家不仅预言着尼欧和锡安的未来,也预言着matrix的未来,她本就是matrix之母,是与matrix之父对立而辩证着的一个程序。

    所以我相信沃卓斯基兄弟是相信玄学的,他们相信这个世界上除了科学本质,另外有一种精神在主宰这个世界。

    也许这种精神最终将被科学所发现和掌握其规律,但是在今天,它却是我们生活中希望的源泉。

    七,科学与社会发展

    在锡安城里,议员意味深长的对尼欧说,我们虽然痛恨matrix,痛恨机器毁灭了我们原本还算美好的世界,但是人类离不开机器,人类的生活毕竟因为科学发明了机器而变得更美好。

    受到议员的这番点醒,尼欧做出了正确的利用机器的判断。他与崔妮蒂孤身进入matrix的主机与之谈判,以消灭病毒的条件来换取matrix和锡安之间的和平。

    因此,在沃卓斯基兄弟眼里,科学和社会,本就是辩证统一的。正如他们相信玄学的这一点,他们也相信,科学的发展,是否导致社会的毁灭亦或是往更美好的一面发展,本质取决于人类自身的观念,向善的观念。在我看来,上帝就是引导人类善念的精神。科学毁灭了上帝,但是科学也可以创造一个新的上帝,那就是一门科学的信仰,一门热爱生命的向善的新哲学。

    科学是否能造福于人类和地球环境,还需要好的哲学来支撑。

    八,命运与奋斗

    在几个关键时刻,是尼欧的顿悟解救了他和崔妮蒂的生命。第一次是尼欧被特工史密斯殴打致死之时,崔妮蒂用一个充满爱意和期待的吻将他从死神手中夺回来;第二次是崔妮蒂身中数弹,虽被尼欧接住,但是已经回天乏术的时候,尼欧用他的信念重新唤醒了崔妮蒂的灵魂。

    无巧不成书,因此电影中改变角色命运的画面比比皆是。但是,尼欧的成功仅仅靠的是运气和天赋吗?

    matrix之父曾经告诉尼欧,matrix模式曾经建造多次,尼欧这个角色也出现过多次。电影里,尼欧已经是第六次站在了matrix之父面前,前5次,以尼欧的失败而告终。

    但是这一次,尼欧成功了。

    靠得是他锲而不舍的精神,那种为爱而奋勇直前的坚定信念。

    命运,因为是未知而不可控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当它透明。关心任何破解命运的人,最终都会徒劳无功。只有孜孜不倦,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胜利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最终的胜利。这也许就是沃卓斯基兄弟的奋斗观。

    我们从电影中的这些零散哲学思维可以看到,沃卓斯基兄弟在哲学上的修为方向是科学客观的,乐观积极的。这种哲学新思维,已经超越了以往所有的哲学流派,包括后现代主义。所以可以美其名曰超现代主义哲学思维。新时代我们不仅需要这样的哲学态度和方向,而且更需要一种深刻的、直白的哲学研究来指导人们的精神世界。

    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