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建国大业 > 第二章 (二)

第二章 (二)

作者: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笔趣阁 www.xbqg8.com,最快更新建国大业 !

    1、南京政府总统府内花园

    蒋介石:“……我们所以失败,不是败在共军强大,而是败在党内老有李济深这些败类。”

    阴骘狠毒的毛人凤:“校长,是不是拿掉他?”

    蒋介石略有思考:“不忙,先敲敲他,让他晓得自己的屁股也不干净。”

    2、香港?李济深公馆

    民社党的卢广声(60岁)一脸的阴诈,拜访李济深。

    卢广声:“任公真要北上?”

    李济深:“北上!”

    卢广声:“冯玉祥若不听中共召唤,还在美国颐养天年。”

    李济深手指信件:“我与焕章兄有约,他惨遭不测,我就更不能苟安了!”

    卢广声:“就怕中共不像任公这样心无芥蒂呀。”

    李济深:“*来信盛情相邀啊!”

    卢广声:“那还不是有求于任公。今天的中国,像任公这样的资望和人脉,有几个?老蒋还得让您三分。您就像楚汉战争中的韩信,附刘则汉胜,附项则楚胜,正大有可为啊!万不可到了狗烹弓藏之际,再追悔莫及。”

    李济深站起身:“共产党……怕还不至于吧?”

    卢广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政治上的事情,任公应当比我清楚。”

    李济深无语。

    张序进屋换杯水,看着李济深的神色,又退出去了。

    卢广声:“1927年,老蒋在上海对共产党大开杀戒,三天后任公在广州祭刀。搜捕过周恩来的夫人邓颖超。1931年,你下令杀了*的好友蔡和森……”

    卢广生拿出当年的两张《广州民国日报》,一张头版头条标题《广州继上海清党,李任公不让蒋公》,登着屠杀共产党人的照片;另一张显要位置刊登了《*魁首蔡和森引渡至穗,党国要人李济深下令处决》的新闻和蔡和森的照片。

    卢广生晃着报纸:“任公不会忘记吧。”

    李济深像被剜起心底隐伤,蓦地站起,将茶杯弄倒。

    门外,张序从门缝窥到,李济深擦着额头的冷汗,沉默不语,起身,慢慢推开临海窗户,眺望海岸。

    3、香港维多利亚海湾

    浪花拍岸,几只低飞的海鸥在鸣叫。

    4、香港?李济深公馆外

    雨夜。一辆停泊的小车内,特务鬼鬼祟祟地监视着楼内的灯光。

    卢广声和张序坐在车内,吸烟的火光忽明忽暗。

    李济深凭窗独立犹豫和痛苦的身影。

    风雨声交加。

    5、西柏坡中共中央军委总参作战部内

    字幕:1948年12月23日

    *:“战争发展比我们预想的快啊,淮海战役的胜利将使长江以北的局面大定。”

    周恩来:“越来越多的民主人士,到我们这边来了。”

    *:“他们有什么建议呀?”

    周恩来:“沈钧儒、蔡廷锴、谭平山提议由新政协代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直接选举中央政府。”

    *思忖:“有道理。战争情况下很难做到全民普选,那就应当请更多的代表人物参加政协会议啊。”

    周恩来:“香港第二批北上的船已经出发了。”

    *:“有李济深吗?”

    周恩来:“没有。”

    *:“他怎么按兵不动?”

    周恩来:“有所顾虑吧。”

    *:“注意,美国扶持第三势力在拉拢他,李宗仁、白崇禧要联合他倒蒋,蒋介石对香港也不是鞭长莫及。总之,夜长梦多啊!尽快请他北上。”

    周恩来指着地图:“我们从苏联控制的大连港,带船去香港。再由此线回到大连登陆,国民党现在还不敢公开同苏联闹翻。但租苏联船的费用太大。”

    *:“再大的钱,也要花!”

    周恩来:“问题是李济深不动。”

    *:“催他早日出港。”

    周恩来:“他是北伐名将,能听我们指挥吗?”

    *略加思索,在纸上写出一个人名:“那就请老将出马!”

    周恩来敬佩地赞许:“廖夫人!”

    6、香港?李济深公馆

    何香凝(70岁)拄着拐杖在潘汉年陪同下,坐定。

    何香凝开门见山:“……形势发展这么快,任公还不动身?”

    李济深:“中共打得这么好,民革也不能没有表现,总不好空着手去见中共吧?我在军队里有很多学生故旧,在香港做策反方便些。”

    何香凝:“蒋介石撑不了多久了,桂系也不行。依我看,早走为上。”

    李济深:“民革在香港的活动离不开呀。”

    何香凝:“革命的中心在北方,任公去了,本身就是在把我们的政治主张昭告天下。从任公的安全考虑,香港也非久留之地呀。”

    李济深陷入沉思。

    潘汉年:“毛主席、周副主席翘首以盼,要当面向您请教,不断问您的行期。”

    李济深:“哎,不敢当,不敢当。”

    潘汉年:“毛主席高度评价了您的回信,新政协筹备工作需要您亲临指导。”

    何香凝:“任公,莫非冯将军遇难,你顾虑了?”

    李济深摇摇头:“廖夫人多虑了。”

    何香凝:“你再不走,我这个副主席可不陪你了。”

    李济深被激将得脸色发红:“廖夫人,容我再想想。”

    潘汉年幽默地:“任公,你家门外有狗了。”

    李济深向外看去,见远处有人游动。

    潘汉年:“我们得到准确情报,保密局派行动小组来香港了。”

    何香凝:“任公树大招风,早下决心吧。”

    李济深沉思良久,询问的目光看着潘汉年。

    潘汉年:“周恩来副主席亲自安排好路线,绝对安全。”

    李济深:“廖夫人同行?”

    何香凝:“你先走,我断后,蒋介石不敢杀我的。”

    李济深:“汉年先生,我听贵党安排吧。”

    潘汉年:“现在就走。”

    李济深:“现在?”

    潘汉年:“抢在敌人动手之前。”

    李济深要取挂在门厅里的大衣。

    潘汉年拦住他:“这里原样不动。”

    李济深充满留恋地回望了一下房间,穿着便装若无其事走出房门。

    7、香港铜锣湾码头

    入夜。一艘游艇悄悄地靠上苏联货轮“阿尔丹”号。

    几位民主人士化装上了船。

    李济深化装成商人最后一个上船,与苏联船员打着招呼,很快走进了船舱。

    字幕:1948年12月26日李济深乘苏联货轮离开香港

    8、同日夜?河北西柏坡*居室

    *坐在居室那把折叠椅上,半眯半睡地期待着什么,烟灰缸堆满了烟蒂。

    李银桥:“主席,都两点了,快睡吧。”

    *:“睡不着呀,再给两片。”

    李银桥:“周副主席也没睡。”

    *吃下安眠药:“都在等香港的电报!”

    *躺在床上,看着墙上的邀请人员名单,起身,点烟,全然没有睡意,焦急地踱步。

    9、西柏坡院内

    夜空中,弦月潜进了辨不出形状的一抹暗云中。

    阎长林和李银桥在值班。

    突然,周恩来快步走来:“主席呢?”

    阎长林:“刚吃安眠药,睡下了。”

    周恩来刚要离开。

    *的声音:“恩来,快进来!”

    10、*居室

    周恩来:“潘汉年来电,李济深秘密上船了。”

    *高兴地:“好哇!”

    周恩来读电文:“……船开了,货放在船长房里,英姑娘没有来送行,请大老板放心。”

    *:“船上还有谁?”

    周恩来:“彭泽民、柳亚子、沈雁冰、马寅初、邓初民、章乃器、施复亮、洪深、翦伯赞、孙起孟……”

    *在看着墙上那个民主人士邀请名单,做上记号:“好呀,都是鼎鼎大名呀!政协会议就更有代表性了。”

    周恩来:“他们化装成商人,躲过敌人的搜索。”

    *:“大连方面要安排好迎接工作。”

    周恩来:“都做了安排,主席,你安心睡吧。”

    *叫住:“恩来呀,你眼睛熬红了,来,吃两片安眠药睡一会吧。”

    周恩来掏出清凉油:“不用,我是沾枕头就着。现在还得抹点清凉油,等平津前线的报告。”

    *:“我是睡不着,你是不能睡,恩来,咱们是在打疲劳战呀!”

    周恩来往脑部抹着清凉油:“疲劳战打出个新中国。等政协的准备工作都落实,我就好好睡一觉。”

    *附和地:“是啊,到那时就……就更没时间睡觉喽!”

    两人相视而笑。

    11、香港?罗便臣道李济深公馆外

    字幕:1948年12月27日

    翌晨。毛人凤派来的特务,擦拭*和匕首,一个正在安装狙击步枪。

    为首戴前进帽的特务掏出手枪:“上峰要求干得利索,别让英国人抓住把柄。”

    两个特务正欲行动,一辆高级轿车停在了李公馆门口,从上面下来张序陪着衣冠楚楚的特使黄绍竑(53岁),有礼貌地敲门。

    仆人开门。

    张序:“这是桂系大员黄绍竑先生,代表白长官专程从武汉来接任公。”

    仆人:“任公不在。”

    黄绍竑一惊:“不在?”

    张序:“昨天还在呢?”

    仆人:“出门啦。”

    黄绍竑:“上哪儿去了?”

    张序:“我怎么不知道?”

    黄绍竑无奈地感叹:“唉——来迟了!”

    屋外,三个特务面面相觑,恍然大悟:“糟了!”

    12、香港?何香凝寓所

    张序匆匆赶来,故作镇定地:“廖夫人,任公在您这儿吗?”

    何香凝:“他怎么会在我这儿呀?”

    张序:“那任公怎么不见了?”

    何香凝:“你是他秘书,他在哪儿你应该知道。”

    张序:“您把他请走,就再也没有回来。”

    何香凝将拐杖往地上猛杵,板起脸:“你是说我把他弄丢了?告诉你,张序,如果任公出意外,我饶不了那些反动派!还不去找呀,你站着干什么?”

    张序被廖夫人训斥得无言以对。

    13、“阿尔丹”号驶入公海

    船头如锋,嗖嗖地裁开了海面,船上迎风招展的苏联国旗。

    李济深等民主人士在甲板上散步活动,有人兴奋地高声吟唱。

    突然,苏联船员发现一架侦察机向船飞来。

    苏联船员急忙招呼:“躲进船舱,是国民党飞机!”

    李济深、田汉(51岁)、洪深(55岁)等急忙进入船舱。

    两架军用侦察机在上空盘旋,飞来飞去,轰鸣声传到船舱。

    李济深:“侦察机?看来,他们还没发现我们。”

    田汉:“任公,我们北上,老蒋还派飞机护航!”

    李济深:“不开玩笑。现在没出台湾海峡,我们手无寸铁,现在一定要隐蔽。”

    章乃器:“听任公指挥,方才谁在甲板上大叫,把敌机喊来了?”

    飞机从头上飞过去了。

    田汉:“是个意外插曲,没事了。”

    当他感觉轻松地走出去,偶一抬头,看见海上迎面开来了一艘国民党的军舰,中华民国国旗桅杆上飘扬。

    田汉紧张地退了回来:“这是冲着我们来的。”

    军舰向“阿尔丹”号发出旗语,要求海上检查。

    苏联船长命令旗手回答旗语:“公海航行不受检查。”

    对方要求强行检查。

    一位苏联船员按照船长的命令,带着大家往船的底舱里边走。

    “这上哪儿去?”

    苏联船员:“他们要求上船检查,查到你们就不好办了,也给我们惹麻烦。”

    众民主人士愣住,看着李济深。

    李济深:“听船长的,跟着走。”

    14、船舱底部

    那个苏联船员带着他们过了一道又一道的舱门,一直向前走着,直到底舱的蓄煤仓里。

    大家面面相觑,紧张而无言。

    15、公海水域

    军舰越来越近,三个国民党海军坐上小艇靠近了货轮。

    不知何时,船舷上起火冒烟了,浓烟从上船的入口处越烧越高,弥漫起来。

    船长指挥着灭火,各种消防器械都派上用场。

    三个上船检查的国民党海军,立足未稳,就被烟薰的受不了,再加上苏联船员救火的消防喷水直射向他们,难以站住,片刻变成落汤鸡。

    侦察机又飞过来了,绕了一圈,最后飞远了。

    16、船舱底层

    李济深一行人闷得透不过气来。

    一股烟气传来,大家咳嗽不止。

    洪深:“任公,能挺住吗?”

    李济深:“哈哈,比坐蒋介石的牢房,自在多了。”

    田汉:“任公,我们虽在黑暗的船舱,却看到了新中国的光芒,看到了自由的天使,在渤海的上空领航……任公,去过大连吗?”

    李济深:“没有,田汉先生去过?”

    田汉:“也没有,到大连就自由了!”

    17、海面上

    军舰看到船上失火,无意再等,遂放弃检查,撤退了。

    火和烟还在甲板上烧着。

    船掉头走远了,飞机不见了。

    苏联船长:“统统灭火。”

    甲板上的火很快扑灭了。

    船员:“船舱下的人呢?”

    船长:“让他们在下边隐蔽几天吧!”

    18、大连港

    船靠上了码头,抛锚。

    黑暗中,大门打开,强烈的光束照耀着李济深步上码头。

    群众敲锣鼓扭秧歌,欢迎李济深一行。

    李济深与前来迎接的东北局书记高岗等人热情握手。

    高岗(44岁):“我受中共中央的委托在此迎接任公!*、周恩来让我转达对你们的问候!”

    19、大连?大和宾馆前

    标语:“欢迎李济深先生一行到达东北解放区!”

    大门推开,已经穿上了高档的皮大衣、皮帽、皮手套、皮靴、毛围巾的李济深等人轻松大步向前走着。

    长长的走廊,两边站着列队欢迎的人员。

    门向前打开,宽敞的宴会大厅,西餐具摆放长长的宴会桌上。

    四十多位民主人士刚刚落座,侧厅门缓缓推开。

    目光都投注过去:

    ――李德全抱着冯玉祥的骨灰盒走了出来。

    李济深一震:“冯夫人!”

    李德全:“我和焕章在此迎候任公,一路辛苦了。”

    李济深百感交织,走近:“焕章,我们汇合了。”

    众人默然脱帽,鞠躬致哀。

    静。

    李德全掏出那只怀表:“任公送焕章的,他一直带在身上。在美国,他拒绝了美国政府的拉拢,反对成立第三势力政府。他说,我和任公领导的民革,就是要完成中山先生的遗愿,和中共团结在一起,建立独立、民主的新中国。”

    李济深接过怀表,手有些抖,眼睛发潮,转身对高岗说:“向*主席致电,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未完待续)